【“而在成为皇帝之后的一二十年里,他也确确实实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这由唐诗的发展就可以窥见一斑。”

“唐诗是自大唐掀起的新诗体,在后世极受欢迎,它分为初唐、盛唐、晚唐时期。

而盛唐就是从开元元年开始的,这一时期唐诗发展到繁荣的顶峰。

而盛唐的诗词整体是蓬勃向上的,充满浪漫主义的诗风,其中以诗仙李白为代表,极具特色,代表作无数,堪称历史上最闪耀的诗人之一,是大唐的顶流明星。”】

被夸的李白笑不太出来,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被夸,也早就知道自己会名垂千古,但是,重点是,他现在的生活将来不久后迎来巨变。

这个他眼前所见到的盛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世,真的会如同天幕所说的那样倾覆了吗?

李白不能想象,也绝不愿意看见这一幕出现。

该做点什么呢?

【“可以说,开元到天宝年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更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之繁荣和壮阔。”

“只有在这样的盛世,才能缔造出这样诗词风格。”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唐玄宗的功绩,文教发达、武勋卓越、经济蓬勃发展,百姓昂首向上,对外开放自信,他确实创造了一个盛世,哪怕这个盛世是几代人铺垫才最终铸造出来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神奇的家庭导致李隆基自幼就展示出不一般的聪明才智,在他的父亲还战战赫赫的在自己的母亲下艰难应对时,他已经能得到女帝的夸赞,露出自己的锋芒。”

“他远胜于他的父亲,所以才能使他的父亲甘愿让位成为太上皇,让他的兄长不敢夺取锋芒,不敢与之相争。”

“父辈们的软弱无能,是李隆基崛起的原因所在。”

“他只是女帝无数孙子中的一个,哪怕他的父亲曾经当过皇帝,但是他本身并不缺少兄弟。”

“他不比谁特殊,但是在无数兄弟姐妹中,只有他敢做敢谋划,并且最后成功为自己的父亲夺取皇位,并顺理成章的将皇位过度给他。”】

武则天的手指轻轻敲着,她眼里闪过一丝诧异。

三郎,如果后期不飘,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

“阿娘。”太平公主进宫,坐在母亲身边,拉着她的衣袖有些不满的抗议。

那小子可是杀了她!

武则天却耐心的问道:“太平,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觉得你能赢三郎吗?”

“三郎是男子,天然更能得到百官的支持,何况他还有天幕确认的实绩,哪怕后面......但是这也不是不能改,或者说,他会让别人相信他能改。

这是他的优势。

但你也有你的优势,你的母亲是皇帝,你贵为帝女,比他年长,能更快接触到权利,有朕在,只要你敢争,也会有很多人投注于你。”

“如果,给你和三郎公平竞争,你敢吗?”

武则天的语气不重,可是太平公主的呼吸却一点点的急促起来。

她真的要争吗?连母亲都这样说。

她能赢吗?不知道。

可是,性别是她的劣势,却也是她的优势,她的母亲还偏爱她,最重要的是她已经长大了,而她的侄子还是个幼童。

说是公平竞争,可若是在李隆基长大前她已经接触那么久的朝政却依然还不能压下他,那么她还不如一个废物。

母亲,是偏向她的!

太平公主心动了。

那是皇帝之位,多少人为他争得你死我活,哪怕骨肉相残也在所不惜。

而现在,她触手可及。

她体内流着李唐的血脉,也留着一代女帝的血脉,可无论是李还是周,从来都不是能安分的。

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她注定就应该是掌握权利的。

她母亲夺来的江山,她凭什么不争!

太平公主重重的点头,“阿娘,我敢。”

“阿娘,我也想争一争。”

父亲不能给予她平等的权利,母亲却愿意,那么她就愿意站在母亲这边。

这是大周的天下,而是她是大周的皇女!太平公主露出展扬的笑容,做出自从母亲兄长相争之后的选择。

武则天平静的点头,太平的意愿是一回事,她的能力和资质是一回事。

如天幕所说,太平手握大权与三郎相争却输了。

可能是原来的历史上太平太晚醒悟,太晚接触权利,也无人教导......她了解自己,若是不知道未来,她未必会培养太平。

她对太平的希望是平平安安就好,不需要多出息,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会照拂她。

她会一直是尊贵的大唐公主。

但是,她没想到最后太平依然会走上这条艰难的道路。

既然如此,她这个母亲就帮她一把。

公主不比皇子们,所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太平自己摸索着,最后输了倒也不算意外,毕竟三郎的资质也是极好的。

但是,女子在世,要闯荡总是更难的。

当年,陛下是她的引领者,如今,她引领他们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