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郑和真的是改变了我对宦官的印象,小时候看电视剧听老师讲课,我就知道郑和很牛逼,是个大航海家,大外交家,还会打仗,简直无所不能,可帅气了,是我的童年男神之一。

直到我长大后知道太监是什么东东,才猛地意识到郑和居然是个太监!简直震惊了我全家好吧。

让现代女孩在一个正常男人和郑和之间选一个,恐怕十之八九都要选择郑和吧。”李一双手捧脸,想起小时候看的郑和下西洋的动画,可好看了,是她对郑和的第一印象和了解。】

“太监……”很多人都沉默,虽然英雄不问出处,虽然正常人也有人渣,身体不健全也有好人,虽然太监也不一定就都是弄权无下限……额,好吧,恕他们就是有偏见,不能苟同。

毕竟就他们所认知的太监十之八九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就算偶尔有例外,可那也是极少数,完全不能扭转他们的偏见。

【“古代人都鄙视看不起太监,可是直到郑和横空出世,才让人意识到太监也有好太监,秀出不一样的烟火。

郑和七次下西洋可以说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船队所到之处不但促进积极的外交,更开展贸易活动,以“朝贡贸易”为基本形式,同时推行“官方贸易”、带动“民间互市”等。

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局限性,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使命未能由郑和船队来完成,但他们所经历的航路之远、之繁复,在世界航海史上是划时代的。

在那么广大的范围内,发展起了亚非各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之间纵横交错的海上交通,沟通和加强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国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和以亲身经历改变命运,让宦官以他为荣,后来无数宦官都以他为榜样,被他所激励着。”

李一感叹道:“说起来郑和也是古代少数有海权意识的人,后来更是掀起一股“郑和热”,可惜古代对海权不重视,又一次落后了啊。”

“明朝对海权的不重视让无数后人都扼腕,恨铁不成钢。

明朝皇帝因此拉低多少分,每次说到这个朱元璋都会被拉出来批评。”】

朱元璋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他干啥了,海禁还不是为了百姓的安全。

【“说起来海禁其实是从元朝开始的,可以说是开华夏海禁之先例,但是因为元朝海禁时兴时废,所以没有打断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自身进程。

然而这依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它表明封建统治者试图加强控制海外贸易,这一倾向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从而阻碍了华夏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明朝,海禁就是一条曲线,从明初严厉的海禁政策到永乐年间海禁的松弛,永乐后海禁政策的再强化,嘉靖年间的海禁政策高度强化,到了隆庆又开放起来,也让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直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