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有吕后,所以汉高祖和汉文帝这中间断代的十几年有了承接,在这个才开国没几年,诸侯王遍地,功臣威望极高,国家破破烂烂的时期,只有吕雉这个高祖皇后才有那个威望那个实力去镇压一切牛鬼蛇神。”

“哪怕世人眼中的她恶毒、残害妃嫔,挑破皇帝兄弟关系、屈杀韩信、开启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破坏刘邦定下的非刘姓不可封王的白马之盟,封王诸吕等等骂名,可是她做出的成就依然为世人所知,历史也给与她最公正的评价。”李一露出应该笑容,“都说评价一个皇帝要看他政绩,同理,评价吕后这般的无冕之皇,也是看功绩。”

“那么吕后统治时期做得好吗?我想大部分都应该是同一个答案,好,很好。

《史记》评价她执政期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她极大的肯定。”

“这是最后盖棺定论的答案,而今时今日,人们更是敬佩仰慕心疼她,而于我而言,她更是无一不好。”

“她顾惜民力,于是尊崇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因为当时需要的就是修生养息,任何大动作都是给这个破烂的、经历战争苦难的国家增加负担。

她为了国家忍辱负重,当匈奴王近乎调戏的信件到来时,她受到偌大的屈辱,按说主辱臣死,一国太后被如此轻慢,这换谁都忍不了,满朝文武也是愤怒想要出兵。

可是,最后依然是深知国家情况的吕后生生忍下这口气。”

“都说汉武帝太激进,可是百年屈辱怎敢亡?当汉武帝说出‘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时,谁能忍?

正所谓九世之仇犹可报乎,虽百世可也。

君子报仇,百世都可以,何况十世,何况这才三代!”李一愤愤不平道:“汉朝打匈奴一直是政治正确,刘邦被围,吕雉被辱,几代和亲,这些耻辱才过去多少年,这样的耻辱怎么能不加倍奉还?几代的忍辱辅导和修生养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吕雉一听就知道天幕是在为那汉武帝愤愤不平,好歹也是为她报仇,吕雉于是又命人给代王刘恒送了不少东西过去。

想了想,她还下令一道命令。

与此同时,刘邦下诏道:“白登之围,毕生耻辱,后世子孙,勿忘此恨!”总之让他的好乖孙可以顺顺利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打匈奴,这叫做行祖宗之道。

后世那些大臣见天就喜欢拿祖宗压皇帝,他这个真祖宗自然得说几句。

【“她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又“减田租,复十五税一”。

她诏令“除三族罪,妖言令”,还“减刑,颁布赎罪法”,制定“戍卒岁更”的制度,更支持汉惠帝废除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一撇嘴道:“刘邦统治后期,下达抑商法令,惩治不法商人,本意是好的,结果因为打击面过大,挫伤了商人的经商积极性,亦激化了社会矛盾。

吕后掌权后,实行重农宽商的''政策,还“起长安西市”,使长安成为汉朝经济活动的中心,亦为长安后来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

“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定是一个打天下,一个稳江山。”李一亮晶晶道:“所以说,吕后真的是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