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人生只有五十二年,可是他的人生没有一天的虚度的。”李一说起他,总是带着轻松的笑意,大约是知道这位陛下实在靠谱又厉害吧,只要知道问题,想来是没有他不能解决的。

“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

他心胸宽广,不计前嫌,重用前太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

他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此,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像是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李一哈哈笑道:“说起来,这位封德彝才是真的牛逼,海王之王,就算我们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政局复杂的时候墙头草也不少,但是像他这么脚踏三条船,还让皇帝、太子和天策上将都视他为心腹,在新朝如鱼得水,混得很好,不得不说,这怎么不是一种强悍呢?”】

李世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封德彝在同僚们看神人一样的目光下,直冒冷汗,然后露出一个镇定的笑容,“陛下,臣一片丹心,天地可鉴啊。”

李世民呵呵笑了,你编,你继续编啊。

他当然不至于为过去的事情翻旧账,毕竟他麾下什么人没有,降臣也多了去,不乏曾经的对手,但是!别人都是坦白局,这个呢???枉他这么信任,居然差点阴沟里翻船了?这要是换耶耶或者李建成,这家伙怕也是这句话吧。

二凤陛下很委屈,很生气。

【李一砸了个雷,完全不知道给某人带来什么火葬场?事件,又继续笑眯眯道:“秉持着好东西就拿来用的想法,唐太宗延续隋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又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让三省互相牵制;在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道。此外,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又延续了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从谏如流一直是唐太宗身上非常显著的特点,他以隋炀帝为戒,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

贞观年间,光是魏徵就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唐太宗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可唐太宗最后都一一收下这些谏言,加以改正。

还有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等人,皆以极谏知名。”

“在唐太宗时期,臣子谏言是非常频繁常见的事情,唐太宗当然不是什么老好人性格,更不是会被臣子欺负的那种人,他也会有生气,愤怒的时候,但是最后又往往能忍下愤怒,反思纳谏。

这也可以看出贞观年间的风气,所以才能创建了一个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

“说起来,在后来,大家夸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