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行时空中移动那个edge实在是扑街死得太惨,以至于2040年穿越回来的顾诚对于edge网络的运营历史一点印象都没有对于其技术特征的常识性知识倒是不缺,因为可以直接查阅手头的资料补课。更新最快

他并不知道,在那段历史上,中移动从2006年开始酝酿edge升级计划,试图“不改变gsm网络基站布局、不升级基站射频部分设备、仅升级基站编码调制部分硬件及相应的系统软件,即将移动的手机上网网速提升3倍”,然后这个计划升级、布局了大约一年,到2007年才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

可惜的是,这种在外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修修补补技术,在国内根本没有老百姓买账,那些被移动视为“刁民”的百姓太精乖了,都不肯乖乖把油水伸出来让伟大的央企薅这一把羊毛割这一把韭菜。

最后,edge以不到一百万的用户量规模,活活拖了一年半多,到2008年四季度,三大运营商普遍商量好了放开3g牌照、让华夏的移动互联网进入3g时代后,edge的投资也就白白浪费了。

后世的3g网络时代,三大运营商累计花掉的布局资金大约是7000多亿人民币,才把全国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区覆盖上了3g网络信号。其中中移动的td-scdma制式“g3”花费就有4000亿左右,电信的evdo制式“天翼”花费了2000多亿,联通的wcdma制式“沃”用掉了1000多亿。

而眼下即将被提起的edge“修修补补”计划,看上去比3g时代的“彻底回炉重造”要省钱很多历史上移动的edge计划只用了400多亿人民币,就搞定了。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根本没有任何商业竞争力。它资费价格高企,性能比联通的cdma提升又不明显,几百亿基建投入后要在套餐费上赚回来,注定了其单位流量价格根本不比联通的cdma有优势。

而需要相对高速上网的笔记本用户、手机用户,当时已经被联通的cdma套餐占得差不多了,移动的竞争根本没有制造出新的刚需,完全是零和博弈。最后消费者不买账,白白浪费了400亿国帑,却什么都没捞到。

说句良心话,理论上edge制式升级的这部分“调制编码”技术,倒是和后来的wcdma的编码部分可以有一定兼容(信号射频部分是要完全废弃换代的,2g和3g网络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射频部分)。然而问题是后来到了3g时代后,wcdma是华夏联通用的,华夏移动这时候又开始梗着脖子装政绩,说要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结果edge剩下的唯一那一点技术积累价值也废弃了,也不可能和联通共享。

400亿相当于白丢白亏了,不但连个响都没听见,连技术储备的意义都没达到。

幸好华夏移动家大业大,后来3g4g时代哪一波不是几千亿乃至上万亿的钱往下砸,这一波区区400亿的凭白亏损,也就没掀起多大风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