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好几天没有文章了,是不是来一篇?”

“师兄,您这催得挺勤快的啊。”

“那要看谁了,你的散文现在可是我们文学报的镇店之宝。跟你说,因为你,我都快要升职啦。”

“哇,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钢琴社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不过也有好处。

自从那次连续了一个多小时的《练习曲》之后,陈易的钢琴水平却是从钢琴入门升级到了钢琴精通。

钢琴精通虽然也不见得有多厉害。

但这让陈易的编曲水平增长了不少。

这不。

三首儿歌,陈易已经差不多编曲完成。

“师兄,这篇《匆匆》您看一下。”

还是朱自清的散文。

陈易给师兄王晶斌发了一篇《匆匆》。

“OK。”

王晶斌接收的非常快。

几分钟后,王晶斌说道:“千字1万。”

“师兄,千字1万你都能做主了?”

“哈哈,托你的福。再说,你的水平不开出千字1万,你不得分分钟跑去别的地方啊。”

“那怎么会。”

陈易笑笑。

对于散文,陈易现在是真的喜欢了。

喜欢的不仅仅是这一些散文写得好。

更为喜欢的是。

这一些散文是真的赚钱啊。

不过蚊子再少也是肉。

接着,陈易又给王晶斌发了一篇文章:“师兄,我同学李信又写了一篇文章,您看看给多少?”

好吧。

说是李信,那就是陈易自己写的。

做为文科生。

做为作者。

虽然陈易喜欢抄,但抄着抄着手也会痒,多少自己也写点。

“这篇千字250。”

“可以的,可以的。”

陈易内心一喜。

虽然与千字1万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千字250,这已经说明有了不小的进步。

就是250这个数字有些不好听。

一翻与王晶斌聊了一下。

想起已经制作好的三首歌曲,没有再多说,陈易便登陆网云平台,将三首儿歌给发了上去。

《找朋友》

《一分钱》

《小燕子》。

上传之后,陈易点击试听了一下。

情不自禁。

跟着软件生成的电子合成音,陈易也跟着唱了起来。

“不错,不错。”

要不是这一些是儿歌,陈易都想自己唱出来。

不过想想暂时算了。

唱歌要抛头露面,暂时陈易并不是特别想。

处于幕后,同样也能赚钱。

如果真想唱的时候,到时候再唱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