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派大概此生还是第一次和三大门合作,很谦逊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后一个。琅嬛的动作何其之快,在公告发出去的第二天,江松州各个琅嬛名下的书亭就开始售卖千金了,并由点及面,不断扩大销路。

钱塘。

“我的姥姥,这是多长的队啊。”阙氏一个书亭管事清晨一开门就被吓到了,不必说,这肯定是来买千金的。

阙氏小少主代理千金的部分渠道,因此钱塘的速度几乎和琅嬛一样快。钱塘翡不琢的读者也很多,但管事粗略判断了一下,这里面应该有不少都不是原先的书迷,而是被那个“后传”吸引过来的读者。

其实她自己也对后传很感兴趣向来都只听过书迷替一本书写外传、后传,文修自己写的话,一般都是续作,还是头一回听说翡不琢这种附加在正文后面的形式。

这次后传的说头一套一套的,每套书里都有十二张绣像,但里面会随机有一张有金墨描边,管事弄不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难不成读者还会因为这个再买一套吗

不过那绣像确实很吸引人,管事看了,只觉得精美无比。和一般绣像小说不同,这些人物是独立的一张张硬纸片,印刷仔细,且都有颜色,淡雅清新,给出的宣传简报上还特意说“可作为书签,夹在纸页中使用”

啧,只是换了个纸,顿时感觉用途都变多了。

更别提那些舆图、人物小传哪个读者不想多从文修那里了解一点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消息

全套的价格比起一般的书册是贵了一些,但也没贵太多,看里面的新内容,多值。

据说这些都是翡不琢先生的提议,先生在商业经上也颇有道行啊。

管事喊了句“开售”,等待的人们便立刻七嘴八舌地开口

“我来一套千金”

“买上下全册可以赠后传,是这样吧”

“我已经有一本上册了哎呀,怎么封皮都变漂亮了算了,买吧。”

“老板娘,全套真的有赠册吗”

书册流水一样地卖出去,读者们的问题数不胜数,管事忙成陀螺,说得口干舌燥,一上午过去,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扬州。

此地翡不琢的读者群体还没铺开,因此只在城中的两家书亭有售,一家琅嬛、一家别派的。

能在头天赶来的,那都是忠实书迷了,乍一看队伍也排了百十人,颇为壮观。

“这是哪家文修卖新书了翡不琢,诶这不是那个那个琅嬛的魁首”

有行人好奇驻足,看着书亭外贴的简报,“外传,嗬,还有绣像赠张听起来真新鲜。”

有些行人来了兴趣,便也排进了队伍里。大雅尤尚书风,有时候哪怕是没听过的文修,一时兴起买一本书回家也是正常的事。

别的不说,这书封买回家摆着就赏心悦目。

另一条街的书亭也是同样状况,队伍渐长,引人注目姜三娘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