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豪强地主们都沉浸在张越公布的那个巨大的水利工程计划之中。X更新最快

这个大饼太大了。

大到足可让所有人都吃的盘满钵满。

只不过……

许多人在清醒后的刹那,就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特别有默契的各自退开几步。

尤其是那些在地方上犬齿相依,利益交错的家族。

此刻,眼中都喷出了火花。

自古,财帛动人心。

所以,晏子可以二桃杀三士。

如今,面对着很可能是新丰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利好政策和优惠。

谁都希望,自己能多吃一点,而别人,特别是自己在地方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少吃一点。

这样,家族就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弯道超车,甩开那个竞争对手,甚至从此凌驾于其上。

常盛舔着嘴唇,此刻,他的脑海中几乎全部都是自己的侄子常文曾经禀告他的一件事情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希望他能带头检举柳亭杨氏的不法。

常盛最开始其实压根没有怎么听进去。

检举乡党,这可是犯忌讳的事情。

当初,杨可大兴告缗,地方上邻里互告,乡党之间各自检举,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也让全天下的地主豪强,都开始谨慎起来。

一般情况下,两个家族就算是打的要死要活,互相之间水火不容,也不会轻易诉诸官府,将事情闹到官衙之中。

因为,告缗的教训,使得人们知道。

你检举了别人,别人也会检举你。

最终,是同归于尽。

大好头颅和万贯家财,都将落地,都会被泥腿子们瓜分。

但现在,常盛的内心,却是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他拿着眼睛,打量着自己身旁的杨氏家主杨费,正巧,杨费也在拿着晦暗不明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常盛很清楚,杨家做过些什么事情。

这个家族,在柳亭是靠着放贷发达起来的。

每岁青黄不接之时,就是杨氏最喜欢的季节。

他们将大批的粟米,借贷给平民。

九出十三归,已经是良心价,是亲友价。

杨氏的利息,是利滚利。

一个月还不上,到下个月,一斗米就能变成一石!

杨氏崛起不过二十年,柳亭百姓的户口就从高峰时的一百七十余户,变成了现在的不过一百户。

消失的这些家庭,去了哪里?想都不不用想。

若杨氏只靠着放贷,其财富的积累速度,毫无疑问是不可能这么快的。

杨家人真正的致富秘诀,还是靠着与官吏勾结,巧取豪夺。

其手段简单而有效在每年秋冬,不征刍,逼迫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贱卖辛辛苦苦收割的刍。

而等到了来年春夏,刍价格高企之时催征。

迫使百姓不得不去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