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的另辟蹊径是指什么?”欧阳朔问。

“直捣黄龙,进击柴桑。”贾诩毫不含糊,“柴桑此时兵力空虚,用兵得当的话,当能一击而破之。柴桑沦陷,则夷陵之危自解。”

欧阳朔一笑,点头说道:“先生与孤不谋而合。传令下去,迅打扫战场,到赤壁休整一天,补充物资,然后兵柴桑!”

“诺!”郑和领命而去。

欧阳朔招来信使,让信使给凤囚凰带去一封密信,信中只有八个字:坚守十天,变局自来。

************

浔阳郡,柴桑。

长江之水流至庐山山麓,相汇鄱阳湖,即达古之柴桑。此地尽集烟锁江南之美,回廊亭榭,山色空蒙,烟水淼淼。

柴桑,今名九江,九水通衢,扼守长江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

赤壁之战前,江东集团以柴桑为治所,屯兵于此,鹰视江夏,目标是干掉黄祖。周瑜更是长期在鄱阳湖训练江东水师,尽显时代风流。

黄祖已死,柴桑依然还是各方焦点。

经过五天航行,远洋舰队终于抵达柴桑城外。舰队乍隐乍现于雾锁烟笼中,欧阳朔披甲横剑,临水伫立,衣带当风,雄姿勃。

“派人告知孙权,劝他主动出城投降。孤只要用他交换周瑜,不愿徒增杀戮。如果不愿,就让柴桑百姓陪着他一起殉葬吧!”欧阳朔淡淡说道。

“明白!”贾诩领命。

贾诩相信君上说到做到,他倒希望孙权能硬气一些。

柴桑城伴水而建,四面环水,对6军而言柴桑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对远洋舰队而言,正是一座最容易拿下的城池。

舰队只要抵进柴桑城,火炮就能直接轰到城墙。因为有战舰这样的天然炮架,炮弹更是能一举越过城墙,在城内炸开。

那样的杀伤力,是柴桑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

因此,当金龙旗在柴桑城外飘扬时,柴桑城内震动不已。

“来者不善啊!”

“那是什么战舰?简直闻所未闻!”

“我猜,就是他们将鲁肃都督跟黄盖将军的大军打败的。”

“那我们不是大祸临头了!”

柴桑城内人心惶惶。

稍倾,山海城特使就送上劝降书。

孙权看了,当即撕成粉碎:“竖子欺我江东无人呼?!”

……

城主府,议事堂。

年轻的孙权端坐上,神情凝重:“敌酋来犯,诸位可有良策?”气归气,孙权对来犯之敌,却是真不敢小觑。

但是要他就这样出城投降,也是万万不能,王者自有王者的尊严。

面对孙权的问话,文武大臣却是面面相觑。江东真正的大将都已远征,留在柴桑的只有小猫三两只,又哪里谈得上出什么良策。

唯一的重臣张昭,还是个投降派。

也是孙权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