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目标荷兰

荷兰及佛兰德斯在中世纪时期同属于尼德兰的一部分。

尼德兰之意便是“低地”,在历史上它指的是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下游平原及北海沿岸的低洼地区,也就是荷兰、佛兰德斯、法兰西东北部区域。

尼德兰一直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后在法兰克王国分裂后也被法兰西和德意志分而治之。在中世纪的法兰西和英格兰的百年战争时期,尼德兰被当时最强大的勃艮第公爵统治,而后,哈布斯堡家族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名义取得了对尼德兰的统治权。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尼德兰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了当时欧洲的航海中心,其造船业和商业在此间蓬勃发展,并成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继而走上了一条重商主义道路。几乎在同时期,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影响到了尼德兰,尼德兰北部诸省逐渐改变了信仰,而南方诸省仍然保持着罗马天主教的信仰。

十六世纪中期,哈布斯堡家族通过一系列成功的联姻策略,相继得到了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岛、西班牙、尼德兰等土地,当这些土地和哈布斯堡原有的奥地利及匈牙利统一起来时,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查理五世,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家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统治者,同时也象征着哈布斯堡家族的鼎盛时期。那时,查理五世依靠着广袤的领地屡次与法兰西、奥斯曼帝国开战,他甚至攻占并焚烧了罗马,俘虏了教皇。然而,常年的战争拖垮了帝国的财政系统,加之查理五世在后期的反新教战争中不断失败,他也失去了麾下领地的民心。在他晚年,他不得不将西班牙及尼德兰的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和奥地利、匈牙利等哈布斯堡领地传给他的弟弟。至此之后一直到18世纪初,西班牙虽然都处于哈布斯堡统治之下,但哈布斯堡的两大支系再也没有合并过。

由于查理五世在位时期使得哈布斯堡家族丧失了在尼德兰的民心,而他的继任者又以西班牙为中心开创新的帝国,因此,饱受经济压迫和宗教压迫的尼德兰各个省份和自由市开始了独立运动,最终,在一系列流血和战役之后,北方新教诸省成为了独立的荷兰联省共和国,南方天主教诸省则继续在西班牙统治之下,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佛兰德斯。

荷兰联省共和国虽然号称共和国,但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制,甚至也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共和国名为共和,其领袖被称为“执政”,但一直以来,“执政”的位置都被独立时期的领袖奥兰治的威廉的后裔把持,如今的执政已经是威廉五世。而在长期的半世袭统治下,奥兰治家族虽未戴上王冠,却已经与国王无异,在其国内,甚至还出现了一批支持奥兰治家族的“王权派”人士。

与王权派相对应的还有共和派。

荷兰名为联省共和国,即是各个省的联合之意,因此,国内的每一个省都有极大的自治权力,在权力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