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县治问题,那个半路上怼过朱允炆的农夫也凑了过来,当即表示自己的孩子晚几年成婚,希望安全局不要抓了自己。

“孩子太小,还不是成婚的时候。再说了,女儿也是自家的娃,作长辈的谁不希望孩子多留身边几年?何况老丈身体结实的很,长寿可期,还怕抱不了孙子?(yimixs)•(cc)”

朱允炆的解释,惹得宁妃、丛佩儿等人抿嘴而笑,农夫也放下心来。

“你们说说,朝廷推行的一条鞭法如何,是好还是坏?❣(一米$小说)❣[(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朱允炆询问道。

此番出京私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新政的施行状况,有哪些弊端,是不是可以为百姓所接受。

杨十八拍腿笑道:“一条鞭法当然好啊。洪武朝时,虽然农税是三十税一,但官府加税的名头可多了,像是什么沿纳﹑支移﹑折变﹑脚钱﹑加耗﹑预借、斛面……”

农夫在一旁配合道:“对,还有重催税、呈样税。”

朱允炆皱眉,问道:“何为重催、呈样税?”

农夫叹道:“重催自然是没有及时缴税,或没有缴足额税,官府二次差人催的辛苦税,呈样税就是官员检查纳税之物,也需要给官老爷交一部分税,毕竟人家不辞辛苦,顶着大太阳看了几眼……”

朱允炆有些心惊,在看不到的底层,竟一直隐藏着太多太多的问题。

洪武朝官场治理的如此严格,还有这么多的花样,那在明后期,官场腐败不堪的时候,百姓又是怎么活下去的?

税收,国之根本事,若这里出了问题,就如树木烂了根!

“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有了一条鞭法,这些官吏收敛多了,也没了额外收税的由头。加上可以缴纳钱钞,也方便了许多。”

杨十八一脸含笑。

朱允炆有些欣慰,问道:“可是一条鞭法毕竟施行的是十五税一,超洪武朝一倍,你们不觉得有些过重?”

杨十八、农夫等人连连摇头。

一位妇人见安全局的长官很是和善,便大着胆子说道:“不能只看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得看我们手里落下多少。眼下虽是十五税一,但守着十亩地,一年下来也能存留七八两银子,这可是往年里想都不敢想的事,咱们就盼着这一条鞭法能一直施行下去。”

朱允炆笑道:“这位大娘,别人家都是男人出面,你家男人呢?”

妇人还没回话,杨十八便插了一句:“他家男人听说杭州要修什么混凝土路,跑出去赚钱了,将十几亩地丢给了这婆娘。听说一年赚的可比种田多多了。”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混凝土路已经在多地齐头并进,工艺越发纯熟,只不过自己沿途都是走的水路,倒没在意这方面问题。

“杨十八,你少羡慕,你家婆娘若是有力气,你早就跑了。当年找老婆,非要找媒人说个娇柔小巧的,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妇人指名道姓,彪悍的很。

杨十八吃瘪也不敢反驳,人家一个妇人支着一个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