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消息, 很可能会选择登山。蔡指挥使,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周潜激动之余,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可以确定瓦剌的军队入山吗?”

蔡熊英微微摇头:“安全局只是在外围发现了鞑靼骑兵,没有深入其中。不过齐宏已经带人二次侦察,不知能否探知。”

魏振很是断定地说:“东八十里,杳无人烟,周围又无物资供给,瓦剌骑兵出现在那里的目的,只可能是登山,寻找另一条路翻过天山,偷袭伊犁城!”

蔡熊英背负双手,虽然很认可魏振的分析,但还是不敢直接下决心。马哈木是一只老狐狸了,万一这是他针对孛罗城的陷阱呢?

“再等等吧。”

蔡熊英沉重地说。

魏振有些着急:“再等下去,马哈木定是知道山路不可行,一定会下山,到时候仅凭着我们孛罗城的力量,根本无法给瓦剌三万骑兵带来损伤!错过这次机会,恐怕再无如此天赐良机!”

机不可失!

周潜见蔡熊英犹豫不决,跟着劝说:“危险与机遇并存,若成功,我们完全可以重挫瓦剌主力!”

蔡熊英冷着脸:“若是失败呢?”

身为主将,必须考虑全局与全军。

孛罗城军士数量并不算多,只是一个卫而已,可瓦剌主力有三万骑兵!想要偷袭瓦剌主力,孛罗城必须调动不低于三千的骑兵。

这也就意味着,孛罗城陷入了极度空虚的处境。

一旦带出去的三千骑兵出了问题,或是出去之后有其他骑兵夺取孛罗城,那孛罗城军民就危险了。

失去了孛罗城,就等于失去了控制南下伊犁的山道入口!

瓦剌完全可以进入赛里木湖,威胁伊犁。

从大局来看,孛罗城不容有失。

从全军来看,军队不宜轻易出城作战。

事实上,西疆都司瞿能下达的命令是坚壁清野,固守等待,并不希望军队出城主动进攻。

瞿能的考虑是对的,瓦剌主力都来了,无论打哪一座西疆的城,在兵力上都占据着优势,带军队出城作战,显然容易吃亏,不如坚壁清野。

反正西疆足够大,人口也不多,加上这几年来布政使司一直都将人口迁至城池附近,瓦剌怎么折腾,都不容易弄到足够的补给,对大明也没什么伤害,到头来,只能是跑来跑去,一无所获。

只是命令与战机有冲突。

蔡熊英最难的就在于这里,一方面不希望失去这次机会,留下终身遗憾,一方面又担心是陷阱,导致大明处在被动处境之中。

“派斥候侦察方圆六十里,查看是否有瓦剌其他骑兵。另外,命令军士进入作战准备状态,一旦安全局的准确消息传来,我们就去会会瓦剌!”

蔡熊英终究没有太过冒险,而是选择了一种折中的、稳健的应对策略。

马哈木绝对不会想到,正是蔡熊英追求稳健,给了瓦剌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