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内。

苏辙的脑海中,无数文武官员的身影飞快掠过。

他打破脑袋都想不出,朝廷中还有比王安石、司马光、王陶这三人更优秀更有经验的官员。

赵顼见二人都一脸求知欲地望向自己,不由得不再卖关子了。

“此三人,或许在做事上没有王安石、司马光、王陶更具有冲击力,但是论经验和对新法改革的理解,完全不弱于那三人,并且朕觉得他们更合适!”

赵顼缓缓站起身来,然后走了下来。

不远处。

就连喜子都不由得微微翘起了脚尖。

他向来聪颖,对朝廷百官也是如数家珍。

但这一次,心中一个适合的人选都没有。

故而,心中也是相当期待。

赵顼缓缓道:“朕准备任命曾公亮为京东西路南京应天府巡察特使,富弼为京西北路西京河南府巡察特使,欧阳修为河北东路北京大名府巡察特使,任期半年,原有官职不变。曾相公和富相公在中书的事务由司马光与王安石主管,欧阳修在翰林院的事务由王陶主管,你们以为如何?”

韩琦先是一愣,然后瞬间恍然。

他激动地朝着赵顼拱手道:“官家如此体恤年迈老臣,臣代表朝廷百官,甚是惶恐,日后定倾尽全力,绝不辜负官家所托!”

苏辙本来不明白,但听到韩琦这番话,也迅速明白了。

官家不愧是是官家,想的要比他们深远多了。

论做事能力,年迈的曾公亮、富弼、欧阳修三人,可能比王安石三人略微弱一些,但经验却远远高于王安石三人。

并且,这三人也是完全有实力完成此次任务的。

赵顼之所以认为曾公亮、富弼、欧阳修三人更合适。

其一,是为了体恤老臣。

当下,曾公亮七十一岁,富弼六十六岁,欧阳修六十三岁。

这三位老臣的身体状况在今年下降了许多,告老还乡可能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了。

而这次人才回流计划,乃是一个大功劳。

赵顼是将这份功勋送给三人,让他们在致仕后,功劳簿上能够再添一笔大功绩。

这是每一位朝廷官员都倍加期盼的。

其二,提拔新臣。

三到五年后,朝廷朝臣换代是必须的。

待富弼、曾公亮、欧阳修都退了,王安石、司马光、王陶必然接班,三人接到这道旨意,自然知晓官家心思,也会倍加努力。

至于韩琦,他作为主导大宋新法变革的中书执宰,其功劳远超这些人。

虽然韩琦也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赵顼觉得依照他的身体条件,再干十年都不成问题。

其三,向群臣彰显皇恩浩荡。

官家如此重用老臣,朝堂上的其他官员自然也想发光发热,希望到告老还乡时能够无比骄傲地回老家。

这对于整个朝堂的良性发展都是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