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选择。”

赫尔快速转动着大脑。他当然不信杨秋后面的这段话。现在合并已成事实,在这个时候也犯不着和中国对着干,现在重要的是。要给对面这个野心勃勃的男人套上缰绳。“总统先生,美国政府和罗斯福阁下都很关心贵国在中亚的军事进展,希望您能允许我国向那里派遣军事观察团,以便更好的促进两军合作。”罗斯福很关注中亚,但因为距离和中苏的封锁,美国很难直观了解这里发生的事情,在中亚情报工作连已经失败的法国都不如。在他看来,正因为英美无法插手中亚,才导致西伯利亚事件的出现,所以让就赫尔提出派遣军事观摩团,向这里安插力量。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机会评估中国的真正实力。在他眼中,无论是西南太平洋、日朝还是波斯,其实都不能逼出真正地中国,只有辽阔且作战顽强的苏军,才会让杨秋拿出百分之百的力量,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中**队,学习战术,帮助美军对付凶猛的德军。

但杨秋还是很坚决地摆摆手:“我很抱歉,国务卿先生。中亚目前还非常混乱,有很多苏联纳粹的游击队在活动,我们也没有额外力量保护第三国人员的安全。”

“请您放心,我们无意刺探任何情报,也可以保护自己,我们只想更直观的了解交战情况。这样就可以向您提供更多急需物资。您应该知道,美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

“我需要支援,但目前无法让你们派遣观摩团。”

“为什么?总统先生,作为盟友,美国政府已经付出最大诚意,并让你们无偿使用关岛和威克岛......。”

“等一等!国务卿先生,我需要更正您的话。关于关岛和威克岛,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作为国联交给你们托管的地区,你们却无法保护,并被敌人利用来袭击我国,威胁太平洋和世界的安全,这本身就是严重不负责的行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才下令夺回,并付出数十万将士伤亡的代价才从敌人手中夺回。所以我国的托管,是符合国际法的,不存在任何的租借和其他行为!”

“好吧,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等战后协商,但目前的情况是,美国政府需要评估战争,需要了解全面情况!局势正向着危险地方向发展,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就没无法像上次那样真正的携手。”

“上次?恕我直言,现在的情况和欧战不同,我国正遭到纳粹国家的夹击!”

“但您有世界上最充沛的人力资源,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工业。我们可以一起武装出世界最庞大最强大的军队。”

“国务卿先生,您还没理解什么是战争!战争不是数字游戏,我不会将普通国民送上战场。在家门口的敌人没被彻底消灭前,即使我愿意,国会和人民会同意吗?”

“您不应该只注重身边,想要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主动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

“同样是大国和盟友,那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承担对苏宣战的责任呢?为什么看着我国独自承受两面压力呢?为什么答应的援助迟迟没有到位呢?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