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系列。也开始落后两家。

竞争压力让两人做出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在去年春节后以5亿民元的价格,将旗下的湖南发动机公司全部卖给汉阳。这样一来,汉阳有了风冷技术后更加全面。可以和实力最强的流星抗衡,而空客虽然失去发动机,却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飞机上。甚至在十年后挤掉流星在民用机上市场,霸占世界民用机的半壁江山。

这笔建国以来最大的企业合并交易也促成了轰12焕然一新。在出售发动机产业后,空客公司果断选择输出更稳定的“恒星40型” 涡浆发动机。由于马力更大,所以已经是世界顶级航空设计大师的巴玉藻和周厚坤亲自操刀重新设计,放大机体并将后掠翼改回平直翼,采用效率更高的大型桨叶,使整体升力更大。

为获得更大载弹量,两人还率领技术团队着重解决减重。他们已经知道,美国b29轰炸机的标准铝合金厚度是1点57毫米,这个工艺别说中国,就连英德都做不到。目前国内技术水平只能加工到2点2毫米,如果用这个厚度生产b29,飞机将增重2吨!所以两人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内部结构和新材料上。为节省每一克重量,他们突破常规,首次在轰炸机上使用金壁辉从德国带回来的价格昂贵的司克龙(铝锂合金)制造尾翼,还大量使用轻木!二战时期的飞机都需要使用到大量航空胶合板,而航空胶合板其实比铝重,所以当张孝准来电报说英国正在用轻木制造一种轰炸机后,巴玉藻立即联系联络海军请求购买轻木,随后杨秋还让在南美发展的雷猛大肆购买并引进种子,以满足国内需求。

这一切努力在三百多个日夜奋战后,终于化为眼前这架让空军又爱又恨的轰炸机。爱它是因为它代表了目前中国航空技术的最高成就,虽然升限和速度变化不大,但最大飞行距离增至137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从65吨猛增至76吨,最大载弹量突破至16吨!载弹10吨时,它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5700公里!让空军具备从国内机场起飞轰炸莫斯科的能力!恨它,是因为它的单价高达150万民元,而且后勤复杂,发动机寿命和生存率都不是最理想(涡浆发动机生存力不如风冷星式),最诟病的就是体积和吨位决定了以国内的制造能力,每月最多只能生产43架。(同比美国,b29每月平均150架)

在需要数量的年代,是否采购轰12让军方很为难,最终还是杨秋拍板与今年1月起开始量产,总计有29家公司参与制造。做出这个决定,一来是因为中国不是世界唯一研制战略轰炸机的国家。美国b29在欧洲不利的压力下进度已经加快,情报预测最迟今年5月就能首飞,43年底可以服役。而起飞重量高达150吨的b36计划也没有像平行世界那样被放弃,而是继续在稳步推进,杨秋不想在拥有图纸的情况下还落后美国。二来,从轰12开始,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走出新的道路,当美国ge和普惠迷恋活塞,致力于3500马力“巨黄蜂” 发动机的研制时,中国已经悄然进入涡轮时代。杨秋很清楚。趁着英美研制方向错误拉大差距,是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