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皇帝有惜才之心,他边在亭中等着那名叫做“慕昭”的士子,边再看向那首山居诗时,目光落在那一“慕”字上,忽又转念想起他在上元节那夜所见的慕姓少女。

他这几日,时常会想起她。许是因他未将那张鹤面具扔了,故总因睹物时不时想起人来。是极胆大的小娘子,外表有多娇柔内生的反骨尖刺就有多利,他年逾三十又身在高位,可说是阅人无数,却在此前还从未见过这般的小娘子,想来就算将整个大周朝从南到北筛一遍,也找不出几个似她的女子来。

想及那夜她如初生牛犊,目光炯炯地大胆直视他,并以明澈眼神反问他为何不出去跪燕王时,皇帝不觉微笑。正微笑着,眼前竟渐望见了她的身影,见其眉目间的灵动神气,一如在浮香茶楼时。

皇帝一瞬疑心是山中日光耀花了眼,但定睛望去,竟真是她。不似在浮香楼时插钗着裙,她这时竟裹着幞头、足着漆靴、束着革带、穿一袭玉绿色圆领素袍,完全做男儿打扮,且毫无女扮男装的忸怩之态,随女道走来时神色含笑、步态从容,真似一位迎风新柳般的翩翩少年郎。

只那从容淡笑,在望见亭中的他时,便不由滞在脸上。慕昭不意会在此处见到那位浮香楼的“共犯”,前行的步伐不禁僵缓住。而奉圣命引她前来的女道青霞,怎会知晓慕昭与皇帝在浮香楼的渊源,一挽拂尘,就要提醒身边这名漂亮过头的慕姓少年,快些拜见当朝天子。

只女道青霞刚张开口还没来得及出声,就听亭中皇帝陛下轻咳一声,又见皇帝身后的傅总管,在陛下咳声后立朝她悄摆了摆手,并暗使了个“去”的眼色。

青霞原是长公主的侍女,后又随长公主入道二十年。虽不明白眼下是何状况,但侍奉贵人多年所养成的察言观色的本能,使她见此情形,迅速将未说出的“还不快拜见陛下”咽进肚里,改对那少年含糊说一句“就在此等着”后,垂首迅速退离此地。

慕昭计划是扮作文人写诗答题、得到入观参见长公主的机会后,再在正式拜见长公主时,向她陈明自己的女儿身和想要出家为道的心愿,恳请长公主容她在琼华观中为女道。

既已成功入观,事情就算是开了个好头。慕昭听那女道令她等,便就安分地在原地等着,并不随意走动。

她此番来,算是求舞阳长公主收她为女道,既求人,就当诚心诚意,故虽心中好奇为什么那夜浮香楼的“共犯”也在此处,但只拿一双眼不远不近地打量着他,安静守等女道再次传唤,并不走近前去与“共犯”搭话。

皇帝原是天天被人看的,大朝时王公百官黑压压一片的目光他也视若无睹,这时却在这少女慕昭的目光打量下,莫名地感到有些不自在。他坐在亭中,即使只以余光看她,也能感觉到她的目光逡巡过自己的眉眼、鼻梁,又缓缓往下,看衣裳看腰饰看靿靴,再又百无聊赖地往上,复看一遍,看个没完。

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如此下死眼地盯着年长外男,成何体统!皇帝微觉不悦地在心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