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宝贵材料, 玉家还建造了几条战机生产线, 那么成批量的制造太空战机不再是问题。别忘了,在杨屹返回之前,玉家已经向人类远征军提供了两万架为战兵量身打造的太空战机,武装了两个军团的两万名官兵。正是如此,杨屹才能安心返回北四区。

依靠两个先遣军团的两万名拥有太空战机的战兵,杨屹就取得了银河系联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胜利,哪怕真正的主力是织星族主力军团,也足以证明,只要有足够多的战兵,只要有足够多的太空战机,哪怕没有舰队,人类军团也能横扫北阿尔法星系,甚至能够彻底消灭硅魅联盟。

至于大批量制造太空战机,根本就不是问题。

玉玲珑明确提到,在他们来到家园星系之前,织星族已经提供了制造先进太空战机的全部技术,包括用于太空战机的小型原能转换器的制造技术。此外,织星族还将派来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玉家的工程师掌握这些技术。只要玉家提出需要,织星族还可以提供样品,以及成套的生产线。至于关键原料,只是玉家储备的就足够生产十万架太空战机与配套的小型原能转换器。因为主要原料来自北阿尔法星系,通往北阿尔法星系的航线已经畅通无阻,所以在几条太空战机的生产线全速运转之后,每个月能够提供上万架太空战机,武装一个军团的全部战兵。

其实,留在北阿尔法星系的人类远征军当中,已有另外两个军团获得了配套的全部太空战机,达到完全备战状态。算上之前的两个先遣军团,现在已有四个军团的四万名战兵拥有太空战机。因为织星族的主力军团没撤回来,所以按照玉阳发来的报告,足以应付魅影鬼皇发起的进攻。

只是,制造太空战机的速度显然不够快。

一个月一万架,别说扩大远征军的规模,只是武装剩下的十六个军团的战兵都需要一年多时间。

所幸的是,提高太空战机的生产效率不是太大的问题。

按照玉玲珑所说,在织星族提供的支持全部到位,特别是那条生产太空战机的流水线到了之后,太空战机的月产量至少能提高一倍。其实关键不是生产线不够多,而是玉家没有足够多的熟练工人。只不过,这是暂时的问题。玉家一直在招募工人,还有一套培训工人的体制。只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就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技术工人。用玉玲珑的话来说,也就半年到一年的问题。简单说,提升产能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是建造生产线,还是培养技术工人都要时间。

当然,杨屹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把远征军的规模扩大数十倍,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如果只是应付硅魅联盟的威胁,远征军现在的兵力已经足够,没有必要组建与动用更多的军团。只是从长远来看,要想攻占整个北阿尔法星系,彻底消灭硅魅联盟,远征军需要更多兵力。当然,首先得解决银河系联盟的内部问题,才谈得上消灭硅魅联盟,因此时间不是太大的问题。

为此,杨屹也提出了要求,而玉玲珑给出了肯定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