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高级文明,情况都是大同小异。

在梅森族,却不是这么回事。

至少,杨屹没有发现一艘由大型原能转换器驱动的飞船与战舰,而且在母星与恒星环之外也没有外太空设施。

梅森族母星上的那些大型原能转换器全都集中在一起,在行星内部,产生的原能波动极为明显,就算杨屹还在恒星系外围,也能清楚感知到,而且准确判断出位于行星内部的原能转换器的数量。

按照杨屹的判断,梅森族的母星就是靠这些大型原能转换器驱动与维持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了这些大型原能转换器,梅森族母星上的环境就会恶化,甚至会立即崩溃坍塌。

显然,梅森族改造了自己的母星,将母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外太空设施。

那么,梅森族为什么要改造母星?

还有,需要用十万台大型原能转换器来驱动与维持母星上的自然环境,并且让母星保持稳定吗?

要知道,那是一颗行星级天体,在被梅森族控制之前已经稳定存在了数十亿年。

很明显,只要那颗星球的基本结构没有受到破坏,哪怕丧失了液态地核,也用不着使用这么多的大型原能转换器。甚至可以说,哪怕只剩下了一个空壳,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保持稳定,根本不用耗费如此都的大型原能转换器。哪怕星球内部机构已经面目全非,无法靠自身的引力保持稳定,也只需要几台大型原能转换器就能够维持空间稳定,星球也就不会崩溃坍塌。很明显,安装在星球内部的那些大型原能转换器不是为了维持星球的稳定,而是有其他的用途。

也许,这些大型原能转换器跟梅森族搞的科研有关。

当然,这只是杨屹的猜测,还不是判断。

只是,分布在恒星环上的那些大型原能转换器肯定是用于科研。很简单,大约一亿个大型原能转换器分散在恒星环的各个地点,几乎都在某座巨大的建筑物内,只有极少数大型原能转换器集中在几个地点。

就像艾米所说,恒星环就是梅森族的科研中心,上面到处都是科研机构。

因为有艾米的提醒,所以在仔细观察一阵之后,杨屹发现了其中一些大型原能转换器的分布与运行规律。

这些大型原能转换器,全都集中在恒星环的中线上,而且间隔距离完全一样,平均每一千公里一台。

只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这些原能转换器一直在运行,而且有着相同的波动频率,只是相位有微小差别,相邻两台大型原能转换器的波动相位相差了大约三百分之一秒,而这恰好是光线飞完一千公里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些原能转换器一直在以这种方式向外输出能源,以此推动位于恒星环中线上的加速装置,让加速装置里的粒子以光速飞行。很明显,梅森族在几千年前建造的这台加速器正在工作,也许已经持续工作了数千年,只是一直没被发现,或者是一直没有引起其他文明重视。

此外,这台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