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没有毁灭, 只是侵占行星的地龙还活着, 只是因为行星上的资源枯竭而进入了休眠状态。这种状态会维持很久,也许是几万年,也许是几十万年,甚至长达数百万年。只要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行星还能够稳定存在下去,侵占行星的地龙就不会苏醒,会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某一天,行星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变得不稳定,比如遭到陨石或者彗星撞击,地龙才会从休眠中苏醒过来,并且向外界播撒种子。如果行星发生爆炸,地龙的种子还会附着在行星的碎片上面飞出恒星系。简单说,这头地龙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晚期,剩下的唯一使命就是等待撒播种子的时机。

其实,这样的星球在北阿尔法星系并不少见。

数百万年前,也就是硅魅联盟诞生之前,北阿尔法星系里的很多星球都是如此,即被地龙侵占,甚至被地龙改造成为兽穴,成为野生硅兽的家园,然后因为资源耗尽,或者是损失大量质量而彻底毁灭。也正是通过这种办法,地龙成为了北阿尔法星系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硅兽。

当然,杨屹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消灭地龙,也不是在此立足,只是从此路过。

随后,杨屹他们按照规划好的航线,去了附近几个恒星系,都只是做短暂停留,然后就离开。

这些恒星系,无一例外都在战火中遭到了毁灭性破坏。

一路上,杨屹与林凤,还有随行的官兵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性。

从某种一样上讲,龙神女皇跟魅影鬼皇的这场内战对北阿尔法星系造成的破坏,远远超过了人类远征军与织星族军团。关键就是,不管是人类远征军、还是织星族军团都不会刻意摧毁某个恒星系,而且对手也不会这么做。更重要的是,在与人类远征军、织星族军团的战斗中,交战双方都有明确目的,而且会根据战场情况做出调整。简单的说,只有在能够达到目的的时候,双方才会投入足够多的兵力。如果无法达到目的,或者说之前制订的目的已经没有了意义,就会采取更理智的行动,包括主动撤退。可以说,只有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才会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很明显,这样的极端情况并没出现,至少在之前的战斗中,人类远征军与织星族军团都有别的选择。

显然,在内战中,这样的极端情况经常出现。

其实,这也跟硅魅联盟的文化有关,或者说跟硅魅联盟的统治方式有关。对于那些投靠龙神女皇的种群来说,战败与投降的结局几乎没有区别,至少在他们投靠魅影鬼皇之前是这么认为。同样的,对那些效忠于魅影鬼皇的种群来说也是如此。结果是,只有战皇亲自出现在战场上,才有可能迫使对方投降。如果双方的统帅都是战王或者顶级战王,那么死战到底就是很正常的了。更重要的是,对战皇的绝对忠诚会让即将战败的战王在最后关头做出与敌人同归于尽,至少是让敌人得不到半点好处的选择。释放地龙种子只是一种办法,某些时候会摧毁星球,甚至整个恒星系。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硅魅联盟爆发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