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一是以暴制暴,即通过战争来结束战争。二是进行停战谈判,争取让昆阳族、狂兽族与兵域族投降。三是维持现状,暂时停止战争行动,最终实现片面的和平。

最初的时候,杨屹选择的是第一个办法。

其实,这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在回到家园星系之后,杨屹就着手武装战兵。按照他的判断,最多只需要十个军团的战兵就能完成对三个二流顶级文明的扫荡行动,让敌人来不及采取任何防御措施。当然,以杨屹的能力,拿出十万个圣器武装十万名战兵,显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是,武装战兵需要的不只是圣器,还有皇级战机。要在获得皇级战机之后,战兵才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也才有能力单独行动。事实上,即便十万名战兵全都出动,而且各自去一个恒星系,也就只能同时控制十万个恒星系,而三个二流顶级文明控制的主要恒星系多达上亿个。如果把投靠了三个二流顶级文明的其他文明控制的主要恒星系算上,差不多有两亿个。很明显,如果杨屹的目的是阻止三个二流顶级文明在战败前走极端,至少要保住半数以上的主要恒星系,也就要武装大约一亿名战兵,还得为他们各配备一架皇级战机。暂且不说杨屹有没有这么多的圣器,只是以玉家的能力,哪怕产量逐年提升,制造上亿架皇级战机也需要数千年。

问题很明显,就算人类联邦因为杨屹的回归拥有了打赢这场战争的实力,也无法在不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关键就是,如果敌人在做出了错误判断之后,认为可以通过孤注一掷的办法迫使杨屹妥协,从而保住已有的既得利益,甚至跟人类联邦分庭抗礼,后果就难以想像。很明显,如果那些王级强者通过摧毁恒星系的办法来威胁杨屹,那么杨屹能够拯救的只有人类联邦,而不是银河系联盟的所有文明。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发生后,留给杨屹的时间不会太多。哪怕放弃其他文明,杨屹也未必能够赶在南阿尔法星系毁灭前拯救人类联邦。

可以说,杨屹需要更多的时间,而扩大战争规模无法让他获得更多的时间。

此外,从玉洪兴那里了解到的情况,也让杨屹意识到,通过发动进攻未必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键就是,昆阳族手上有一个圣器,而且是能源模块的组成部分。就算杨屹能够找到这个圣器,也需要很多时间,特别是在昆阳族的统治者认识到圣器的重要性,并且在战败前将圣器藏起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哪怕杨屹亲自出手消灭昆阳族,也未必能够获得由昆阳族掌握的圣器。

虽然只是一个圣器,但是没有这个圣器,杨屹就无法让能源模块复原。

正是如此,杨屹才决定先去极境族碰碰运气。不管怎么说,在四个二流顶级文明中,极境族的态度最暧昧,与人类联邦的关系也稍微好一点。如果能争取到极境族的帮助,也许就能找到另外的办法。

至于第二种办法,显然也行不通。

按照康盛女王的说法,这场战争已经持续数百年,不管是人类联邦,还是昆阳族、狂兽族与兵域族,都已彻底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