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之时,都中百姓正朝一处奔走,呼朋唤友,满街喧闹,也不知发生了什么。

他勒马停住,循声看去一眼,耳中听得清晰,原来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在往曲江池去了,大概今晚就会有曲江夜宴。

风随人走,声动不歇,往来的百姓不断往前,如这年月也不断往前,又是新一年的欢庆热闹。

穆长洲只觉很巧,看了两眼便扯马而去,领着带来的一群弓卫,驰出城门。

他此番带人前来,来得隐蔽,走得也隐蔽,早已等不及要赶回凉州。

既要隐蔽,舜音便没有同往长安。

何况河西安定,她也没有需要亲去长安上奏的军情暗报。穆长洲也不想她来回劳累,自己去觐见,可以速去速回。

凉州城头,暮鼓刚敲了三声,城门就快关闭,远处道旁却还停着辆马车。

舜音坐在车中,一手揭着窗格车帘往外看,总觉得按时日算,今日人就该回来了。

果然,不出片刻,便有一行人马入城而来。

她一眼看到那当先快马驰来的身影,刚要下车,却又一停。

穆长洲疾驰到了大街,稍稍勒马,避着路上渐渐散去的行人,放缓了速度。

却有一个抱着琵琶经过的胡姬停在了他马前,朝他见礼,脸上半羞半媚地说了几句什么。

后面弓卫似要上前驱赶,穆长洲却抬手拦了一下,坐在马上看着胡姬,竟冲她笑了笑,还点了点头。

胡姬又欠身见礼,如依依不舍般,一步三回头地朝旁走了。

穆长洲才抬眼朝道旁看来,似乎早就看到了停在这里的马车。

舜音已放下帘布坐正,也不知他有没有看到自己,没了下车的打算,朝外吩咐说:“回去吧。”

马车动了,直驶向郡公府。

待过了人多的大街,逐渐僻静,外面传来了不急不缓的马蹄声,似乎早就在旁跟着了。

舜音瞥了眼窗格,不多时,车停住,她掀帘出去,看见车旁马上的穆长洲,显然早已跟来。

“既来接我,怎不现身?”穆长洲从马上下来,眼盯着她。

舜音往府里走:“这不是将你接回来了?”

穆长洲一拂衣摆,紧跟上去:“你不问问先前那女子在大街上与我说了什么?”

原来他看到自己了。舜音走到廊上,停下回头,顺着他话问:“说什么了?”

穆长洲眉目微动:“你以为是什么?”

舜音看出他有意,转头说:“不说算了。”

穆长洲伸手拉住她手臂,没让她走,贴近一步,顿了一顿,才说:“那胡姬说,自己多年漂泊西域刚回,早年都不敢再提武威郡公府,如今在凉州又听到了郡公府之名,才知可以提起了。今日在路上遇我返回,听旁边人说我就是新任郡公,特来拜见,因她早年就认识我三弟瀛洲,问我往后是否可容她私下祭奠。”

舜音一怔,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说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