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二世的宣传下奥斯曼军队不但没有失败反而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且穆罕默德二世还宣布明帝国已经派遣了至少十万以上的军团参战以此将那些反对他东征的贵族的军队要了过来加强进攻力量!(yimixs)•(cc)

当时奥斯曼军队最缺乏的其实是物资而不是兵力。在损失了十五万兵力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兵力优势。而且随着三十万中央军的到来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是增强了。而制约他们行动的是作战物资特别是粮草!而当时奥斯曼帝国最缺乏的就是粮草虽然穆罕默德二世已经下令在全国范围之内征用粮草可是他最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欧罗巴的那些国家并且派遣商队去欧罗巴收购粮食!

☛闪烁提醒您《新明史》第一时间在[一米小+说]更新,记住[(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这些都决定了奥斯曼军队在短期至少两三个月之内是难以动大规模进攻的虽然穆罕默德二世一直在派遣小股部队(主要是近卫军团)在骚扰白羊王**队的防线不过这并没有对白羊王国的军队构成多大的威胁而且这种骚扰性进攻本身的价值就不大反而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损失不小。

从当时的战局来看杨天奉最多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让第五军再次出击因为最慢一个半月之后提供给第五军的第二批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就将运抵前线。到时候第五军的休整也早就结束了。奥斯曼军队却需要至少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下一次的进攻。显然战场上的主动权仍然是掌握在杨天奉手里的。

这也是杨天奉的整个作战思想。只要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以第五军强大的进攻力量再加上第五军新近拥有的强大的阵地战能力就能一直牵着奥斯曼军队的鼻子走让敌人永远处于被动状态。虽然以第五军的兵力绝对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甚至数次战役消灭掉所有的奥斯曼军队但是却能够以次积少成多并且通过逐渐累计战果来击溃奥斯曼军队。当然这种作战方式本身对奥斯曼军队的失去信心斗志都能产生巨大的打击。明军每获得一次胜利就将让奥斯曼军人的希望渺茫一分就能让奥斯曼军人的士气低落一截!显然在没有足够的兵力与敌人进行决战性的大会战的情况之下就只能用蚂蚁啃大象的做法。一点点的蚕食掉敌人通过积累胜利来击溃敌人!

从这一点来看杨天奉已经不再是一个军长了可以说他已经从战术指挥官上升到了战役乃至战略上的统帅。这对军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蜕变。有的人天生就是非常优秀的战术指挥官比如近卫军的军长梁岳还有第五军第一师师长高瞻。这两人在指挥军队做战术行动时可以说都有着非凡的表现而且对部队的作战行动控制得如臂使指般的灵活。不过他们在战役层面上的指挥才能就不怎么样了更别说在战略上的判断。一个精通战术的军人最多也就做到军长程度要想升到更高的位置上去那么就必须要具备策划战役并且对战略方向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而这就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队的统帅是军队的灵魂!

杨天奉的这一演变可以说是让他成为一代名将的基础。以往他是在皇帝的指挥下作战的是按照皇帝的命令行动的所以他基本上不需要考虑战役与战术层面上的事情。即使是在莫卧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