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笑呵呵的问:“哈总兵表字是什么啊。”

“末将哈大全,表字倒是没有。”

“你也是朝廷正三品的总兵大将怎么连个表字都没有,我来给你取一个吧。”

“如此多谢孙大人了。”

孙承忠想了想。“你坚守孤城。与敌酋周旋。勇气可嘉,忠心可嘉,表字就叫守忠吧。哈守忠。不错不错。”

“多谢大人,守忠这个字好,我以前咋就没想到呢。”

孙承忠笑了笑,作为一个长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书优秀教师,孙承忠是当今天启皇帝的老师,也是天启皇帝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老师。能作两人皇帝的老师,可见孙承忠的水平有多高,他一眼就确定,哈大全是属于过分活波型,死不读书的坏学生。

对付这样的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褒奖,降低敌意,在求其他。

所以孙承忠对哈大全的战绩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凭心而论,哈大全做的是真不错,鼓励哈大全再接再厉不要辜负朝廷的期望。

哈大全心里美,能被领导认可和夸奖。

孙承忠看差不多了便问:“守忠。你先进任广宁总兵,分守义州、哈家堡。现在兵力有多少啊。”

“我现在有兵士二万有余,其中八千人守哈家堡,六千分守广宁,六千分守义州。末将还重建了西平堡,以西平堡为中心,在左翼构建了一座新的要塞凉山,我还在平阳桥大营,每处驻守二千人。”

孙承忠点点头,二万四千人,和哈大全上报的人数基本相符,哈大全报了二万五。

孙承忠又问:“西平堡。凉山。平阳桥三处个布置二千兵马。如果努尔哈赤来了,你守得住吗?”

哈大全理直气壮的说:“不用守。如果努尔哈赤来了,三处守军会弃城而去,就算被围也可以从密道安全离开。”

“你不守,为什么还要驻兵啊。”

“这三处要塞起的是警报作用,里面设有烽火台,努尔哈赤来了,他们只要点燃烽火台就算完成任务。附近的军民可以迅的集结到哈家堡,据险固守,从三个要塞撤出的六千人分三队游击敌后,缓解哈家堡的压力,守上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孙承忠点点头。又问:“如果努尔哈赤包围哈家堡,绕路来打广宁,你要怎么做呢。”

“一样是守,广宁只有六千兵出战胜算不大。我在城内储备了足够二年的军粮辎重,还能招募青壮,守上一年半载也不成问题。”

“如果努尔哈赤又分兵义州呢。”

“努尔哈赤最多只有七万人马,他如果这么分兵,我很乐意带人出城狩猎一下。”

“好。”孙承忠满意了,熊廷弼对哈大全的评价是守成有余,攻坚不足。孙承忠认为,这个评价很中肯。

孙承忠并不知道,哈大全是故意让别人以为他只善守的。

熊廷弼的评价,哈大全当然听说过。一开始也不服气,难道我哈某人就不能进攻吗?难道喀尔喀部和插汉部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