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按捺不住的赵率教开始了进攻。

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海军的掩护,哈大全随时可以在他背后的某个地点登6,对明军十二万大军形成合围。

而且在赵率教心里,有一笔不为人知的计算。如果他把计算的结果公布出去,那么这场战争就不用打了,十二万明军会在第一时间溃散大半。

按照赵率教的算法,只计算部队中有战斗力的部分。

赵率教有二千辽东铁骑,这是绝对的一流战斗力。随后还有京营的一万大军,一共一万二千人,是赵率教手下强力的战士。

除此之外的十一万人,一部分是南京留守的部队(老爷兵居多),一部分是南方的卫所不多(农民居多,几十年不打仗),一部分是临时抓的壮丁(这些人整天想着跑)。

就这么一支部队,赵率教光维持队列的整齐,就已经很困难了。

打仗?就别指望了。

而哈大全一方有三万人,这三万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以辽东老兵为主的中下级军官,都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在南洋的海上争霸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是一支真正的强军。

最重要的是,哈大全给足了粮饷,跟着哈大全就有肉吃有酒喝,还能娶媳妇养孩子。

明军那边的军饷可就欠缺的很了。

这么一算下来,一万二Vs三万。

赵率教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憋在肚子里,白头都多出了许多。他一直向引哈大全出战,用人海战术埋死哈大全。

可哈大全无比的耐心,不管赵率教怎么骂阵,哈大全就是不出去。

赵率教不敢对台州动进攻,他太了解哈大全了,太了解哈家军装备的火器有多么可怕。他的十二万大军,只有少数装备了火器,大部分人都是大刀长矛,这么冲过去绝对是找死。他不是俞咨臬,不会做出冲动并且2B的事情。

可就这么看着,也不行啊。

如果再不打,赵率教就得被言官御史的口水淹死。

尚学礼北反之后,赵率教实在没法再等了。他组织了一支攻击部队,并且拿出了最强的精锐。让杂兵去送死,只会影响部队的士气。

要打就往死里打,就把所有的赌注一次丢进去。

赵率教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对着台子城开始了连续不断的炮击。

打*炮可是哈家军的专长,而且哈家军的大炮,绝对比赵率多。双方激烈的炮战开始了,因为哈大全的关系,在明军中火炮被大量的装备。

冲锋前先打一阵炮,然后再冲锋,已经成了明军的习惯性战法。

当时的大炮,射击距离都不大,就算拉出膛线也没有作用。大部分火炮都是滑膛火炮,就是把炮弹塞进炮膛里,依靠炸药的力量射出去。

虽然哈大全使用了新型的火药,但射程也没有增加多少。

赵率教很猛,他*着炮兵往前靠,冒着哈家军的炮火硬上去。这样才对哈大全的阵地造成了一定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