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短的距离内把滑行速度提高到起飞所需的最低速度,拉起操纵杆,让前机轮离开地面,上升一定距离之后再收起起落架。

在成为K1正式成员之后,刘威就驾驶过战斗机,而且是当时最新式的J10。

虽然并不要求K1成员能像战斗机飞行员那样,驾驶战斗机做高难度机动,但是至少能把战斗机飞起来,在JL9上进行培训的时候,教官还教了一些基本的格斗战术。至于空战理论,更是学了不少。

跟随前原的长机上升到巡航高度后,刘威关闭了加力燃烧室,让F22J以一点四马赫的巡航速度飞行。

这时候他才发现,日本空军采用的是三机编队,即同时有两架僚机。

一般情况下,战斗机通常采用双机编队,即长机与僚机配合。只有遇到劲敌,才会增加一架僚机,提高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刘威不得不相信,日本空军的这套战术正是针对即将服役的J20。

这两种战斗机真要干起来,肯定精彩绝伦。

F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都有不错的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与超机动性。如果双方均无法在视距外发现对手,并且用导弹击落对手,空战就将进入格斗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三机编队的优势非常明显。

有必要记下这点,让老李去提醒空军的同志,不要低估小鬼子的战争野心。

很快,刘威收到了空中预警机发来的导航信息。

信息由战术数据链发送,直接显示在左侧的导航屏幕上,明确标出了航线、航速与飞行高度,还提供了航线上的天气情况。

这一点,与F22A非常相似,即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F22J不会发出无线电信号。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F22J不会被对方的电子侦察机发现。

将导航信息输入自动驾驶仪后,刘威按照前原的提示,启动了自动驾驶系统,不再需要控制操纵杆。

对刘威来说,这是熟悉F22J的大好机会。

腾出手来,就能好好摆弄战斗机上的控制系统了。

“上杉,你在干嘛?”

听到前原的呼叫声,刘威吓了一跳。

“关掉雷达,该死的,你想去外岛跟守雷达站吗?”

刘威赶紧摁下雷达的电源开关,不过这已经足够让他知道如何操纵雷达,以及如何用雷达锁定目标了。

更重要的是,从被照射的目标,也就是前原座机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批F22J上没有安装敌我识别装置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漏洞。

也许是小鬼子想搞自己的一套,成立国防军后,没再使用美军的敌我识别系统,以彰显日本军事力量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需要回到日本之后,安装敌我识别器,而不是在美国安装这种十分敏感的设备。

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空军都不会与盟友共享敌我识别信号。

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