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达维亚殖民政府来说,可算是个最坏的消息了。

从逃回了士兵嘴里复述的战斗情况,瓦尔克尼尔便召集了巴达维亚的军方人员和议事会成员,询问他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暂时还不清楚,但是会议一开始,大家一致地对英国人破口大骂。

四年前,东印度公司的海军,进攻特拉凡哥尔土邦,被特拉凡哥尔击败。这件事公司一直封锁消息,不希望让南洋诸国知晓。

一旦荷兰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在东南亚的统治就会岌岌可危。

巴达维亚的高层很清楚,现在的公司,就是一个泥足巨人、一个被拔掉了牙齿的老虎、被剪断了爪子的狮子。

一旦荷兰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那些早就心有不满的土著酋邦,就会产生反抗之心。

关键是,这个特拉凡哥尔土邦,凭什么能击败公司的舰队?

这不是什么秘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出手了,没有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持,特拉凡哥尔这个土邦,不可能海战战胜voc的舰队的。

两国在欧洲,是盟友关系。奥兰治亲王,还是英国国王的女婿。在这场关于奥地利王位继承的战争中,两国并肩作战。

可是在亚洲,两国的东印度公司却互相捅刀子。而且还是单方面的,荷兰被捅,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现在实在是无力去反捅英国人。

这几年因为锡兰移民的事,巴达维亚的财政相当的紧张。没钱,啥事也办不成。

可又真的没办法不花这个钱。

杀又不敢杀。得哄着大顺,不然大顺的舰队来了,兴师问罪,那可怎么办?影响了对华贸易,巴达维亚的高层全都得撸一遍。

不杀,万隆地区就有一支强大的华人为主体的起义军,这些没工作的人只怕转身就去投身义军了。

虽然这些移民的华人奴工的待遇很不好,但是再不好,移民也是要花钱的。

大顺在锡兰还有监督人员,死亡率要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下,否则大顺这边肯定会找麻烦。

运人、吃住,这些都得花钱。

这几年巴达维亚的财政,真的是穷的叮当响。移民也导致了整个巴达维亚的公司中层职员的天怒人怨。

历史上,红溪惨案发生之后,中层的人狠狠发了一笔财。几个华人大富豪的庄园、财产,全都被分了。

现在,他们不敢抢。

原本中层还能靠受贿弄点钱,比如糖厂需要的华人奴工,都可以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不查居留许可证问题。

但现在,中层的这份收入没了;公司总部不断抓紧对华贸易,中转港地位堪堪努力维持着,多方博弈之下锡兰的货物要先绕回巴达维亚再去荷兰,为的就是迁就地方利益;制糖业的萧条,中转贸易的消亡,带动的是商业的服务业的萧条。

一边是英国人在锡兰、印度、乃至于爪哇捅刀子。

一边是中层员工极度不满,自从移民政策开启之后,光瓦尔克尼尔知道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