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军官的命令,继续沿着地峡一线的英军营垒,一个个地拔除英军的炮垒。

在有了落脚的地方后,后续的进攻就容易多了。

借着英军营垒和胸墙的掩护,显然英军对于野战营垒防御的理解,还处在一线平铺的水准。

地峡方向一些略高一些的炮垒,工兵们也没有选择强攻,而是沿着掩护的胸墙接近。

一些背着黄麻口袋的士兵,将身上背着的麻袋展开,背着铁锹的工兵则快速地挖掘泥土,往麻袋里装。

连队的军官大声呼喊着,下达着命令。

赵立生所在的连队要攻击的,是地峡英军营垒中比较高的一处。

经过这些天的炮击,厚土堆积的营垒只是有些松散和毁坏,并未完全倒塌。上面的大炮被摧毁了,但是上面还有一队英军。

连队寻找的掩护隐蔽的壕沟折线,距离英军的土垒大约九十多步,处在火枪的范围之内。

“你们几个,往前顶,怎么挖坑,知道吧?挖横坑,不要挖纵坑……(yimixs)•(cc)”

连队长官点了赵立生等人的名字,给他们分配了任务。

赵立生和身边的伙伴答应着,扛起来装满土的麻袋,在对面火枪装填的空隙,向前奔跑了大约三四十步的距离。

在面对土垒的方向,麻袋迅速被堆积成简易的胸墙,挡住了对面射来的铅弹。

按照沃邦的战术,这东西最好是用柳条筐。但正所谓,因地制宜,大顺在南洋这边找柳条筐可不少找,但是黄麻编织的麻袋可是常见物件。

靠着这些麻袋搭建的简易胸墙的阻挡,赵立生猫着腰,从背后解下来自己的铁锹,朝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开始疯狂地挖掘脚底下的泥土。

挖出来一个可以容身的坑后,他从坑里跳上来,将铁锹交给了二狗。

互相接力,很快,一条简单的、面对英军土垒近乎平行的容身的短壕就挖了出来。

旁边的另一队人,也用类似的办法挖掘。

虽然这些士兵并不懂几何学,但是在锡兰整日训练挖坑,已经完全不需要尺子,只是靠眼睛和手感,就能打出来一条完美的、既可以确保不会被炮弹穿糖葫芦、又可以猫腰躲避营垒火枪的折线壕。

后面的麻袋不断被送过来装土,垫高了折线壕前的胸墙。

跟在他们后面的虎蹲炮的炮组,在胸墙的后面,将轻便的四十多斤的曲射炮安装好。

这个距离对营垒上的英军而言,相当的尴尬。

他们也不是没有手雷,但除非是拥有神力,否则这个时代的手雷,是扔不了这么远的。

这也是欧洲此时开始尝试复兴胡斯手炮模样的碗口枪;而大顺则走“皮炮✉(一+米小说)✉[(yimixs.cc)]『来[一+米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imixs)•(cc)” 、“虎蹲炮”复兴路子的缘故。

都是为了延长“掷弹兵的手臂”。

昂贵的黄铜铸造的曲射炮架好之后,将点燃的手雷塞进去,靠着黑火药的爆燃,把点燃的手雷抛出去。

铅弹噗噗地打在麻袋上,但根本无法穿透。

(yim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