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保守的蒸汽车头顺着铁轨开始慢慢“滑行”。

“爸爸, 以后您可以坐火车去全国逛逛了!”刘兰曦笑眯眯地在年迈的老父亲耳边大声说着, 一边的丈夫郑泉更是两眼放光。

“好……好……”多年过去,已经84岁高龄的刘铭钧老人热泪盈眶。摸着女儿的手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字。

“老姜,老林没在,你给个准数,什么时候能完成最终研发?建造成本如何?”包子图将技术资料夹在腋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车以15公里的时速朝远方轰轰而去,嘴里轻声嘀咕着。

年纪还没到50,已经开始享受“老”字待遇了。姜兆龙笑呵呵地指了指对方腋下的资料夹:“我负责蒸汽机车、车厢部件,林有德负责铁轨和机车总装,目前只是初步试验。接下来还要持续改进,加大车头动力,提高安全性,再等环工业区实验铁路建成,通过长途行车试验……嗯,大概还需要两年的时间。不过按林有德那里的计算,就算是平坦地形,恐怕每公里的铺设施工成本都不会低于15000块。”

蒸汽火车项目的实际应用,远不止单纯的车头、车皮和铁轨制造那么简单。机车制造、路桥施工、机车维修、铁路日常养护、行车调度、车站管理、应急排障、人员培训……这会牵扯到多如牛毛的细节学科,是一个涵盖全社会基础工业综合应用的集合体,更是个大量占用社会优质劳动力的高门槛产业。从这点上看,社会劳动力总规模和素质不足的华美,如今所要摸索和承担的东西会比19世纪的铁路初时代更多。

就算是平坦大道笔直修过去,要沿宋河西岸修建从泽西镇到波特市的铁路,都是至少350万美元。而实际上,考虑到复杂的山区施工和铁路桥,恐怕真实费用还要翻个倍都不止。单是建造铁路这一项,就不是华美当前能承受的经济负担。

再回想后世的铁路造价,换算成这个时空的美元,也差不多是每公里接近2万美元的造价,而且还是拥有先进机械的情况下。铁路能带来多大的好处自然不用说,但这个成本也太惊人了。

姜兆龙轻描淡写地一通回答,顿时让包子图回头倒吸了一口冷气。

“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国家和你们合资成立一家火车与铁轨生产企业,你和老林有啥意见?”包子图顿了顿,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只要大家有信心,我们路子一步步走不怕。建立‘国家未来铁路计划’,你们技术攻关是个方面,相关的路线设计勘测也要跟上。工程施工难度问题,应该也需要国内几家路桥建设企业一起参与攻关。成立一家铁路联合建设公司,嗯,还需要一家铁路运营公司。人员培养、设备问题、工程问题、管理运营问题都要提前一一拿下来才行。第一期,先实现罗伯特镇到铁矿区的10公里铁路,为以后的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

“呵呵,林有德那里我不清楚,我个人没意见,而且恐怕国内也没人允许我和林有德单独吃掉这个项目吧?”对包子图一连串的宏愿规划,姜兆龙只是讪讪一笑,就背着手朝一侧的技术团队走去。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