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被海洋围困的岛国,不列颠群岛的民众长久以来就深陷在一种潜意识的激进与孤僻之中,打破思想与地理桎梏的**也似乎远比欧洲大陆的人们来得更为强烈。

这种竭尽全力的“登陆”**造就了不列颠民族让人叹为观止的探索、扩张、贪婪与持之以恒的动力,并利用大众资讯散布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或是激动人心的收获,长期鼓舞着民心。

从伊丽莎白女王到维多利亚女王,几百年时间里,英国在如何调动把握民心与社会舆论节奏上面颇有心得,并总能围绕着时代发展主题大做文章,以达到一种全民参与的氛围。

英国可以说是典型的商业文化孕育出的海洋国家,其国民的生存根基在于海上贸易于生产资料流通,一切国家利益都建立在是否“海路通达”的基础之上。以海洋贸易空间代替陆地空间,控制陆地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海洋。

同为岛国,近代日本的维新崛起,对于国家发展也极大的借鉴了英国,从调动内部积极性上说,或其具有和英国一些天然相似的地缘生存思维。

但日本虽自诩为海洋国家,却更类似一个有着严重陆权思想的岛国,或者说出于历史原因,其国家生存思维依然集中在对陆权的占有与控制上。

日本近代明治维新之后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无论其决心和力度有多大,有多少精英政治家为海上扩张鼓吹,其海权思想依然只是为传统的陆权思想服务的,其战略扩张的核心目标依然是占有东亚大陆。

所以,近代日本的海权思想至始至终都只是战术级,而并非战略级。

美国的近代崛起,则更类似英国,其本质上是英国血统的一种延续放大与变种。从地缘上讲,无论北美洲大陆有多广阔,站在整个近代世界的地理、文明与经济格局来看,当时的美国无非是个比不列颠群岛更加偏僻的超级岛国,或者说陆国和岛国都不像的怪胎。

远离近代世界文明与经济中心,太平洋和大西洋左右包夹,大陆东西相隔数千公里,本土内部交通不便,让美国在近代无法施展英国那种全方位的海上贸易与陆权控制,而是不得不先用上百年的时间来处理北美大陆自身的陆权控制薄弱问题。

一直到19世纪中叶北美太平洋铁路建成,美国人第一次可以顺畅接触到大陆西海岸,美国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陆权统一。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海洋才真正成为美国完整的国家地缘战略的边界,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与海洋战略。

……

……

1646年5月21日,周一。

曼城民众当前最喜欢的话题,或者说是二十多年来华美官方最刻意展示传达的大众资讯,无非就是“发现”、“收获”与“征服”三类。

华美文教部下属的新闻出版署一直对全国各家报社有着两条不上台面的监管潜规则:一、任何时候,报纸登载内容都必须保持九成以上的正面信息;二、任何有可能导致读者心理不安的新闻报道,必须在该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