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传说,如果黄河里的鲤鱼,能够游到龙门这个地方,并且跳过去的话,就能够变成会飞的龙。

传说中,只有最勇敢、最强壮的鲤鱼,才能够跳过龙门,变成真正的龙一步登天。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留下一个黑疤。所以直到今天,如果我们捞到一条黄河鲤鱼,就可以看到额头上还留着一条黑疤,人们认为这就是这条鲤鱼没跳过龙门的印迹。

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个传说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其实,鲤鱼是一种喜欢跳跃的鱼类,经常在河里蹦跳得很高。人们看到鲤鱼这个习性,就将它们和胸怀大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联系起来,所以今天一般用「鲤鱼跳龙门」比喻奋发向上。

说到这里,大家也肯定想知道,龙门是不是真的存在,究竟在哪里?

中国叫龙门的地方很多,仅在黄河一带,就有好几个,比如洛阳附近有一个龙门山,山西和陕西交界处也有一个龙门山,陕西韩城有一个龙门镇。也有很多人,认为黄河的壶口瀑布就是传说中的龙门。

但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和大禹治水很有关系。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龙门山这里劈开了阻挡水道的山石,让黄河水通畅地流向下游,这件事被称为「大禹凿龙门」。

现在大家公认,这个龙门指的就是山西和陕西交界处的晋陕峡谷(也被称为黄河峡谷)的最南端出口。因为相传为大禹所开,又被称为「禹门」。黄河从这里冲出晋陕大峡谷,一泻千里,水势非常汹涌。

晋陕大峡谷为南北走向,在黄土高原横切而过,长度大约数百公里。沿岸悬崖绝壁,黄河奔涌其中。黄河大峡谷落差很大,从悬崖到河面,谷深在100米以上,像摩天高楼一样。由于黄土高原泥沙流入,大峡谷河段产生的泥沙量占了黄河一半以上。所以说,黄河的「黄」主要就是在这里形成的。

大诗人李白曾写到:「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在这个大峡谷的出口,就是龙门,是几千里黄河最为神奇雄伟的奇观。

黄河水流经龙门,被高山峡谷约束,愈接近龙门的河床越窄。奔腾的黄河在这里横冲直撞,奔腾澎湃,激山为浪,人称「龙门三激浪」。

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小小的鲤鱼,面对黄河巨浪这么大的蓬勃气势,必须有非常大的勇气,才能跳过龙门一步登天。

事实上,黄河虽然盛产大鲤鱼,而且会长到一米长这么大。但即使再大的鲤鱼,逆水行到龙门这里,便只能止步再也不能前进。鲤鱼不是跳一下子就完成任务了,无论如何也无法游过几十里的激流,进入上游的晋陕大峡谷。别说是鲤鱼,就是真正的龙,我估计也很难游过这段巨浪滔天的河段往上游前进。所以说,鲤鱼跳龙门,更多讲的是一种精神。

在古时候,龙门虽然是重要渡口,但水势湍急,想要通过渡船越过黄河十分费时费力。

但在今天,龙门这里已经建设了公路桥和铁路桥,横跨黄河天险,直接沟通了山西和陕西两省。龙门的两岸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专门欣赏黄河大峡谷中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然我讲了很多故事,但是黄河的景观非常多,我所说的东西远远不够。如果能亲身去黄河、长江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才能学到比课本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