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朝鲜伪军的坦克进行反击,朝鲜伪军士兵从混乱中有所恢复过来的时候,一队志愿军的小分队悄然地出现在埋设了地雷的地段旁边。李啸天经过刻意选择,故意从朝鲜伪军卡车触过地雷的位置旁的灌木丛靠近敌人。

路边停着两辆被地雷炸坏的卡车,而路边的这块草地已经被敌人的卡车辗过,又被混乱中的朝鲜伪军士兵走过,该处埋设的步兵地雷基本都被敌人踩爆了。反坦克班的志愿军士兵从这个位置上冒出来杀敌,能够减少踩地雷的风险。

“敌人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竟然绕到了他们的侧后方。”早在战斗打响之前,李啸天所率领的反坦克班的人,就丘陵间的山脊上穿行,隐蔽地来到雷区路段的附近。战斗打响后,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冲出来,而是一直潜伏在路边的灌木丛中,就连刚才有些朝鲜伪军士兵逃入灌木丛的边缘,李啸天也严令手下的士兵不得开枪射击。

看上去十一名志愿军战士在这个时刻这个位置,于战场上冒出来,有些偶然性,其实这是经过李啸天精心谋划及实施行动的结果。

古往今来能在战场上立奇功成大事者,无不有过人之处,而李啸天属于那种三分智谋、三分勇敢、两分忍稳、一分运气、一分机敏的人。行动之前精心策划是为智谋,仅带一个班的兵力就深入敌人大部队之中是为勇敢,刚才敌人的散兵游用就在眼前而不杀是为忍稳,懂天时地理是为运气,能把握战场态势转变踏准战斗节点及时出击是为机敏。

“先肃清这两辆卡车上的敌人,再以这两辆卡车作为隐蔽障碍物,向敌人坦克附近的步兵射击。”李啸天半蹲在灌木丛边,向反坦克班的士兵命令:“重机枪组就地展开重机枪,掩护大家行动,第一小组攻占左边的卡车,第二小组攻占右边的卡车。”

这两辆朝鲜伪军的卡车就弯停在路边,距离李啸天他们现身出来的灌木丛很近,志愿军的士兵只需要弯腰小跑几步就能接近。此时的朝鲜伪军士兵,已经被从新召集组织了起来,向三辆坦克靠拢集中,并在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道路两边的山岗上射击,以压制志愿军的火力。朝鲜伪军的注意力都被尖刀连的大部队吸引住了,根本没人发现有小股志愿军士兵在他们侧后方出现。

卡车作为容易遭受攻击的明显目标,尤其是辗到地雷被炸坏后,战斗一打响,车上的朝鲜伪军士兵就纷纷离开了卡车。此时的卡车上,只有朝鲜伪军的司机还留在驾驶室中。

司机很容易就解决了,几个志愿军士兵冲上去枪口一指,除非不要命的才反抗,否则都乖乖打开车门投降。李啸天也不想浪费时间废话,端起手上的苏制**莎41式冲锋枪就是一枪托,把敌人砸昏死过去,然后解下对方的鞋带捆了手脚,就往旁边一丢。

“轰轰轰,轰轰轰”敌人的坦克火炮虽然能够威胁到山岗上的志愿军士兵,但是却打不到位于山岗后面的尖刀连迫击炮阵地。尖刀连当面之敌是由朝鲜伪军的一个摩托化步兵连及一个坦克排组成的,从人数来说并不比志愿军尖刀连的人数少。在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