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良辅当时不乐意也不适宜开仪门迎接,只是他可以刻意怠慢御椟官,却不好真的就把龙宫晾在一边不闻不问。面子一事,是相互给的,御椟官没提出开仪门的过分要求,那是给他快雪山庄颜面,那么尉迟良辅此时急匆匆亲自登门,就是还给龙宫一个不小的面子。

尉迟良辅在院中稍等片刻,就看到一名姿色平平的年轻女子跨过门槛,朝他笑颜招呼道:“龙宫林红猿见过尉迟庄主。”

只听说御椟官莅临山庄的尉迟良辅愣了一下,迅速回神,快步上前,笑意更浓,抱拳道:“不承想是林小宫主亲临,快雪山庄有失远迎的大罪可是板上钉钉喽。”

林红猿走下台阶,跟尉迟良辅一起踩上台阶,柔声道:“侄女知晓尉迟叔叔今天肯定要忙得焦头烂额,就自作主张没有说实话,省得尉迟叔叔为了侄女多此一举。”

侄女叔叔一说,让尉迟良辅心里熨帖得很哪,更别提两人跨过门槛时,那林小宫主有意无意落后半步,主客分明,衣着朴素的尉迟良辅爽朗笑道:“要是所有人都跟侄女你这般,叔叔可就轻松了,哪像现在这般恨不得掰成两半用。就说那个自称南疆第一大宗的雀墩山,来了个姓岳的年轻人,叔叔听都没听过,不光要庄子给他开仪门,还得把庄子里春神楼腾出来给他们,真是不知所谓!让这么个无知小儿替宗门参加这等百年一遇的盛事,雀墩山实在是所托非人啊!”

林红猿笑而不语。雀墩山在岭南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大宗大派,而且跟龙宫已经明争暗斗了整整两百年。雀墩山占据一座南唐临海边境上的古老神庙,当初南唐皇帝即位祈雨止疫乃至于求嗣等重大国事,都要派遣重臣或是当地要员去祭祀庙中供奉的海神,每次都会立碑纪事,迄今为止已有唐碑二十九块。离阳统一春秋后,因为北凉雄踞西北门户,贬谪仕宦就只有两个选择,使得流寓官员要么去两辽要么去岭南,又以后者居多,朝廷对燕剌王赵炳显然要比胶东王赵睢更加信赖,这些谪宦大多落籍当地。雀墩山文气颇重,两者经常诗词唱和,为雀墩山增辉许多。如果说龙宫是纳兰右慈的偏房丫鬟,那雀墩山就是纳兰右慈的捕鱼翁,两者这些年不过是在争风吃醋。

尉迟良辅这般姿态,不过是并不稀奇的一抑一扬手法,不过娴熟的人情世故,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让人知道,不要过于直白就行,否则一味含蓄得云遮雾绕,别人都不知道你到底是说好说坏,那算怎么回事。林红猿也没有附和,故意朝雀墩山踩上几脚,这只会让尉迟良辅这只老狐狸看低了她身后的龙宫。两人落座在黄梨木太师椅上,尉迟良辅双手搭在圆滑扶手上,林红猿则正襟危坐,后背丝毫不贴椅背,做足了晚辈礼仪。落在尉迟良辅眼中,这位在快雪山庄坐第一把太师椅的中年男子双手不动声色地从扶手上缩回,温声问道:“侄女可住得习惯?春神湖这边不比龙宫,冬天总是阴冷到骨子里,这会儿又是大雪才歇,庄子里还有个铺设地龙的雅静院子,算是我闺女的闺房,侄女要是不嫌弃,就搬去那儿休息。叔叔家这个丫头对龙宫也神往已久,总跟我埋怨投错了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