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能编的吗?

给我编,使劲编!

一定要编得比那什么《曹操发墓》《真假孝子》精彩!配乐水平也要直追《曹操发墓》里的《临江仙》。

至于《金箱藏经》,刘彻直接给忽略了。

东方朔:“……”

您把我召回朝就是为了让我干这个?!

刘彻觉得自己这么干没毛病,你和那李长生不是老熟人吗?你编出来的戏不能比他徒弟捣鼓出来的戏差吧?

人家霍善才五岁!

才五岁的霍善并不知道刘彻临时把东方朔拉回去当戏文编剧,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说什么,他可是拥有好多厉害人物当靠山的人。

只不过这天晚上,霍善要跟张仲景出去走一趟,因为张仲景不知怎地打开了一段医学史卷宗。

张仲景回到南阳郡后到处行医,最后按照霍善的请求在朝阳县开了家医馆,挂上了霍善那“天下第一医馆” 的牌子。

这种名字对于张仲景来说还是有点太羞耻了,不过为了尽早让霍善多个传送点,张仲景也只好把霍善临别前亲手写的小竹排给挂到门外去。

张仲景在朝阳县遇到了……霍乱。

这里的霍乱与后世的霍乱不算是同一种疾病,在《金匮要略》的定义里,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的疾病。

它感染后也是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和太阳伤寒很相像,只是太阳伤寒只有这几个表征,而霍乱却还伴随着呕吐和下利,这说明患者表里皆病。

治疗霍乱要先治疗上吐下泻的问题。

这种病其实在南方暑湿相蒸的时节比较容易出现,在北方比较少出现。

张仲景遇到的这位患者就是个颇为罕见的病历,夏天才刚起了个头,他就出现了霍乱症状。

张仲景把对方给救回来了,结果对方给张仲景触发了霍乱以及连带的传染病防治史。

这种卷宗一般要霍善这位医馆所有者才能开启。

霍善一向是别人一喊他就积极配合的,对于张仲景的召唤自然是当晚就跟他一起出发。

等到夜里打开卷宗一看,众人才发现此霍乱非彼霍乱,此霍乱在最初祸害到他们这边的时候被称为“真霍乱”。

因为它的症状和古时记载的霍乱很像,只是死亡速度应该属于……古时霍乱的超级加倍速度,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需要一天,直接能把人拉成干尸。

这玩意从海上传到大清的时候,先是沿海地区大片大片地死人,接着还迅速蔓延到京师。

最初只在地方上出现霍乱疫情的时候,朝廷是毫不关注的,反正死的都是地方上的人,他们也无能为力。随他们去吧!

直至惊闻连京师也开始大片大片地死人了,皇帝才急匆匆地针对这种“真霍乱”下旨管控京师疫情,有次防疫过程中光是拨款给死亡百姓发棺材就发了几十万钱。

没办法,尸体不尽早埋了死的人会更多,只能由朝廷为他们花这笔棺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