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是半年。民国与日本的一场熙蜘上得虎头蛇尾,双方都声称要战斗到底。但是在英国海军大臣屈尊来做调停人的情况下,也只能乖乖的坐在谈判桌前面,接受英国人指定的谈判条件。

作为战争的起国,日本没有的到任何土地,赔款,虽然陆大内阁叫嚣在征集一百万军队,将救**粉碎。但是丘吉尔的强硬态度让陆大内阁意识到,如果坚持这种立场,就会失去英国的支持。

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也倒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由于海外行的战争债卷不顺利,原计划可以得到十亿日元战争费用,实际上只筹集到了一亿日元左右,不足部分全部由日本国民承担,高达十亿日元的开支相当于日本财政收入的三倍,日本政府也只能开动印钞机器,大规模的透支民力。

而累计派到中国的四个军三十五万人,还有为三十五万人服务的相关人员,这些都是日本受过教育。属于精英一类的人物,征战一年带来的空窗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洞。旧年日本的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农业歉收导致米价飞涨,如果不是强行征收朝鲜的粮食,日本只能通过进口解决粮食问题了。

而最决定性的因素则来自张斩,张斩的态度很坚定,要钱要地没有。实在不行就打一仗,看看谁输谁赢。而旧年的战争,虽然看起来平分秋色,甚至外行人还看到北京陷落。认为是日本赢了一筹,但是内行人都知道,日本的精锐师团损失殆尽,而救**虽然损失惨重,主力四个师减员明显,但是骨架都在,只耍休整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战斗力。

等到救**恢复战斗力,恐怕盘跑在津京地区的日本第四军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被张斩鲸吞下去,基于这个判断,日本终于决定签署和平协议,撤离京津地区的军队,同时撤离日照地区的军队。

在陆大内阁看来,这是一份比朴茨茅斯协议更加屈辱的协议,所以陆大内阁极力封锁消息,让国民沉浸在一片虚假的胜利之中。

而张斩也不得不签,英国人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胡萝卜和大棒如何取舍并不难选择。

国内方面,南方搞出一个东南互保联盟,北洋段棋瑞和冯国樟分庭抗礼,势力不断膨胀,而张斩的实力虽然很强,却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地盘全部连接在一起,造成力量分散。当务之急是统一中国,然后再来对付小日本。

一个支离破碎的中国,赢过日本的可能性并不大,用兵一年,张斩账目上的赤字已经打到一亿民元,再打下去就是一个无底洞,光是军费的压力就能让张斩的经济体系崩溃。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话,张斩自然是要打下去,丁蜻转眼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将迎来五年黄金般的时光。这时候统一中国,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旧年口月引号,中日双方在日照签署停战协议,双方互相交换俘虏。日军撤出京津地区和日照,其他的条款都是细节问题,例如日照铁路的归属,还有日本军票的回收,都是长期扯皮的事情,只能协议规定大概方向,谈出具体结果都不知道是牛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