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甫赞成“德国和匈牙利就战时经济共同进行准备工作”;匈牙利人被告知, 德国人将“在适当的时候同他们接触”。

7月24日, 匈牙利总理捷列基写信给希特勒,向他保证,如果发生全面战争,匈牙利将按照轴心国的政策制定其政策。但是在同一天的第二封信中,他急忙补充说,在目前情况下,“由于道义上的理由,匈牙利不可能处于一种对波兰采取武装行动的立场”。当恰基8月8日在上萨尔茨堡拜访希特勒时,德国总理显示出他对这一声明感到不快。恰基试图进行解释说:“我们是站在你们一边的。但是我们民族的荣誉不允许我们对波兰作战。”这时希特勒就辱骂波兰人,并提到他们对德意志人的残暴行为。并且说:“曾被波兰人嘲笑的德**队的情绪是这样的:它将使波兰人大大地失望,如果他们终于在最后一分钟能明白道理的话。”最后,在接见后的一次私人交谈中,恰基告诉里宾特洛甫说,匈牙利政府将收回那些使得元首如此不高兴的信件。但是十天后恰基的访问罗马,又一次引起德国人的猜疑。据齐亚诺的记载,恰基似乎仍认为,德国人可能是在虚张声势。回到布达佩斯后,他于21日告诉埃德曼斯多夫说,“一旦发生战争,匈牙利将首先是等待时机,并且只加强它的边防守卫部队。”可是,匈牙利驻柏林公使25日又向德国人保证说,匈牙利将“站在轴心国一边”。

几天之后,匈牙利同波兰于8月28日举行了一次国际体育比赛。在这场合,按照德国人的看法,某些匈牙利报纸“采取了亲波兰的态度”,而在共同的边境上也有某些双方亲善往来的现象。为了表示他们心中的不满,德国人立即停止向匈牙利输送某些战争物资。埃德曼斯多夫9月1日从布达佩斯报告说,为了表明它同德国的团结,匈牙利将不宣布保持中立。2日,匈牙利驻柏林公使馆又作出了对德国忠诚和友好的表示。

对于另一个要求修改边界的国家保加利亚,德国并不担心。希特勒8月间在上萨尔茨堡曾对齐亚诺说过,“在巴尔干国家中轴心国可以完全信赖的唯一的一个是保加利亚。”6月间魏茨泽克曾指示德国驻索非亚公使里希特霍芬,在讨论从德国运交武器的问题时,设法间接地探明保加利亚现在是否愿意参加**公约。如果它能够得到足够的武器,又如果南斯拉夫宣告退出巴尔干公约,里希特霍芬认为保加利亚就可能会答应参加。保加利亚总理乔塞瓦诺夫将访问柏林的事早就谈起过,但直到7月初才实现。即使在那时,虽然他受到了极其热忱的接待,他的访问也并未导致保加利亚的参加**公约。

7月11日,国王鲍里斯向当时正访问索非亚的德国经济专家克洛迪乌斯阐明他的国家的立场:“保加利亚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改善它同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政治关系,以便更有效地集中力量向罗马尼亚和希腊提出它的领土要求。”国王解释说,“土耳其的改变方向已经使保加利亚处于困境”;“土耳其的态度不幸已经对罗马尼亚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最不利的影响”。不论怎样,鲍里斯最后说,“保加利亚必须始终留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