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山顶, 到顶了才将她放下来。

山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男男女女, 大多都是年轻之辈,估计有数百人,这些人或站或坐,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使得这相平坦的山顶上嗡声四起。

临崖处还有一个很大的亭,亭里面坐着好一些人,因为亭顶将阳光遮盖掉了,逆光的王易一下子没有看清坐着些什么人,只是看到亭中间还有几个空位,看似还有什么人儿没有来到。

王易看山上的情景,也猜着今天的诗会还没开始,场内还有点乱哄哄的,很可能那些最重要的人物还没有来,大家都在等待着。王易也拉着王昙的手,趁诗会还没正式开始之时,随随便便地走逛起来,眼睛虽然看上去目不斜视,但他却留神看着近处所能看到这些人的情况。

来山上的大多都是挺文雅的士子,读书人的模样,还有一些是年轻的女子,看这些人的穿着都不算差,看来有闲情逸致的,大多都是吃喝不愁的人。

饱则思**么,只有这些不愁吃喝的人,才有可能有兴致来参加什么诗会,那些吃不饱肚子的人,估计现在不是在忙着收割作物,就是为将要到来的冬天发愁,哪里还有兴致来想什么诗啊赋啊!

或许是王易一身穿着有些光亮,像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再加上容姿俊秀,身材不矮,衬的气度更加的不凡,在他往场内走去后,许多人往他所站地方看过来,连亭内坐着的几个人也齐齐地往他身上看过来,几乎吸引了场内大部分人的目光,一些年轻的女子自然地露出了欣赏和爱慕的目光,而那些士子们的目光中,嫉妒和不屑的都有,不少的人在指着王易纷纷议论。

王易这样大摇大摆地在场内走着,王听、王周等几名随从也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们都是一脸紧张的神色,有些后悔让王易来到吴山上面了。

二公子身份特殊,现在还远没有到可以抛头露面的时候,不过王听等人在瞄了跟在他们后面上山的一拔人也站在场子外面时候,这才稍稍的放心下来。

王易却没去注意王听等人的表现,他在思索着事儿,他记的,在后世时候所看的一些文献记载及某些小说里,也看到过古代举办这些什么诗会、文会什么的描述,特别有唐一代,最流行什么诗会、酒会了,没想到今日第一次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盛会,他当然要好好看看,因此也在走了一阵后,找了一个还不算差的位置站定,等待看热闹。

身边的王昙紧紧地跟在王昙身侧,可能是这丫头自幼长在庄内,没到外面来过,没见过什么世面,胆子较小,乍看到一个地方有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们,竟然很是紧张,紧紧地拉着王易的手,刚刚一直不停的小嘴也闭上了。

边上站着的一些人,可能是自惭愧形了,在王易站定后,很自觉地退开一点距离,避免与王易站近,但惊疑的目光也不停地盯着这位气度不凡的人看。

王易站定后,没去理会别人的目光,眼睛依然在人群中四下搜寻,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寻找什么,可能是人的一种本能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