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很阴险的提议

不知是王易此番话的效果,还是前面提及渭水之耻的刺激,李世民在听王易说完后,脸上有犹豫的神色浮现出来,但很快就没了,只不过注视王易的眼神有点异样起来,说话的口气也不似前面那般自信了:“晨阳,你说的挺是在理,但草原上的部落最讲究的就是信义,若颉利这么出尔反尔,即使其逃脱,也没有部落愿意听从他们的,那样自然也不会对我大唐构成威胁!”

“陛下,兵不厌诈,颉利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保命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时候,信义二字远不及性命重要,若他能成功逃脱,自可以编造一通谎言出来,以解释其行,甚至斥我大唐背信弃义,以颉利在草原上的影响力,相信大部人都会听从其解释的!草原上部落相信实力决定一切,颉利手上还有数万善战的军士,他凭这些军士,足可以在草原上争取到大片的领地,而我出征的大军不可能一直呆在草原上,到了那样时候,颉利再次坐大,统治草原,我大唐可就要鞭长莫及了!”王易说话间不自觉地露出了急切的神色,他非常想当场就把李世民说服了。

无论怎么说,能把对手最有效地消灭,是一场战争最好的结局,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当然是兵家之上道,但那要看什么情况下,若颉利真的领着手下的残部败将,向我定襄道大军的将领投降,那又是另外一种说法。

颉利为何不向我定襄道行军部的统兵将领请降呢?想到这,王易心内打了个突突。

颉利没有直接向李靖或者李世勣等将领请降,而是派出使者来到长安,直接向李世民上表表示请求内附,并自愿来朝,还带着手下主要的头领来长安,这其中就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执失思力来长安够及时,从时间上推算,颉利在定襄遭李靖所领的人马袭击后,就派执失思力来长安请求内附,那时颉利手下应该还有差不多十万善战之众,族人更多,按理颉利还有能力一拼的,不应该在那个时候就派出使者来长安请降的,这其中肯定有花招。

想到这,王易看看一脸有所思,并未回应他话的李世民,继续说道:“陛下,颉利派出的使者,执失思力在定襄被李大总管所领人马突袭后不久就来到长安,那时颉利依然兵强马盛,按理不应该就此认败,完全有能力与我大军决战,只不过在我几路大军的一直追击下,失去了反击的机会。颉利在遭初败时候就派出使者来长安请求内附,其中定有阴谋,如果颉利在我大军追击下,溃不成军,走投无路了,才请求内附,此可以更让人接受!陛下,臣觉得奇怪,若是颉利真的想归降,为何不派人向李大总管或者其他分总管请降,放下武器向我前方将士投降,通过他们向陛下上表,请求内附,而是派人,千里迢迢地到长安,当面向陛下表示要举部内附,臣怀疑这其中定然有诈…”

王易这句问询,重重地敲击在李世民的心头,让他脸色掩饰不住了变了,这是他从来没去想过的,此时经王易口中说出来,也让他猛然间觉察到不对了,王易说的不错,为何颉利兵败不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