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开始,就流行厚嫁风,意思就是女子要陪嫁丰厚的嫁妆。以致于家庭经常无力负担,产女后直接溺死。】

荆咕放出一系列的历史资料,每一条都写满了血腥:

“浙江温台处三府,人民所产女子,虑日后婚嫁之费,往往溺死。”

兰溪县:“女生不育,惧乏资装。”

东阳县:“民间生女多不举。”

永康县:“惧乏妆奩,则溺其女。”

……

只是摘选其中一部分,就能看出,杀婴,尤其是杀女婴,是古代百姓常见的操作。

【古代民间其实一直都有杀婴的传统,有时候是因为家贫养不起,就会选择溺死女婴。这也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儿L是赔钱货是给别人家里养得,要舍弃一个肯定会选择舍弃女儿L。】

【溺死,掐死,从一开始偷偷摸摸,到后来光明正大,有些村里甚至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有女婴的亡魂。还有更残忍的,用针扎女婴,意思是想吓唬后面的女婴不要再投胎到自己家里来了。】

最可怕的是,针扎女婴的事情哪怕是现代社会也依然存在。

荆咕用的是一个曾经见过的社会新闻,她第一次知道针扎女婴是地方民俗就是因为那则新闻。

天幕上,放出那位不知情的可怜母亲,她抱着女儿L去找医生急救:“大夫,我孩子怎么不行了?”

医生各种检查,最后用B超时发现,小女孩的体内有许多绣花针:“体内有很多根针,奇怪了,怎么会不小心到这么多根针扎入体内?”

说完,医生推着小女孩去急救取出体内的针,有的针扎在胸腹部,已经进入了内脏或者肋骨之间,非常危险,必须动手术才能取出。

等到医生和小孩进入手术室,外面的家属爆炸了。

一起陪同、跟在身后的两位老人齐齐心虚,刚刚眼神躲闪不肯看医生,已经被子女看出了异样。

老人的儿L子偶尔听说过本地的民俗,顿时想到了什么,愤怒地指责母亲:

“妈,是不是你干的!”

老人家一着急,比儿L子嗓门还大:“我也是为了让咱家有后,把这个女鬼吓跑了,下一个来投胎的就是男孩!”

儿L子气得直骂:“迂腐!这是谋害人命!她也是你亲孙女,你怎么下得了这手!”

谁知连看似沉默的父亲也开口:“你不能让我们家断了香火。”

儿L子不可思议地看向父亲,儿L媳看着这一幕冷笑。

是啊,每次看起来是婆媳矛盾,但是重男轻女的难道只是婆婆?

谁才是最在意家族香火的?是并没有冠名权的婆婆吗?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百姓普遍会选择让儿L子从小吃好吃饱,让女儿L营养不足,女孩子的夭折率也更高。还有婚后女性难产时候,夫家通常会选择保小舍大,女子进一步被消耗。】

【经过一代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