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要吃喝, 在寒冷的天气里战斗, 他们吃的比百姓们多多了。如果能够拉拢到不服从北蛮的部族配合大清军队,就可以起到不动声色绕到敌人后方,切断援军与补给,损毁他们粮仓的作用。当然,孤毕竟不是大将军,所见所闻仍不如大人们思索的深远,此时来找容若,也是想问一问你,这事儿可不可行。若是做了,是不是对战事有利,能不能令大清损失更小,令敌人损失更大,又能不能做到往前面推战线,将敌人赶出侵略地。”

纳兰性德听得极为认真,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时候,作为康熙御前红人,与帝王又是“少年君臣”的情谊(1),心中有雄心壮志,有豪情万千,谈论起边境战事时,自有一股火在内心燃烧。

他是出身显贵,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没什么兴趣,可那是他对身外之物不感兴趣,而国之利益,那是精神层面的高度升华!

现在胤礽不与他谈权力财富,就只说国家大事,那较真的模样,连带着纳兰性德也严肃起来。

“收复失地这事儿吧,说给老臣听,老臣会分析出来一堆理由来规劝汗阿玛,朝中亦有臣子进言,曰‘苦寒之地难以生存,不如弃之以迁徙至城墙内,加强城防’,孤就听不进这些,既然大清有实力去打,为什么不打。你说这些老臣们说的有理吗?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顾虑那么多,一点冲劲都没有,他们估错了汗阿玛,汗阿玛可不是安于现状的守成之君,若有开拓疆土的可能,他是不会放过的,只不过是被大清内忧外患拖累了脚步罢了。孤反正小孩儿任性,说出来的话也没人把孤当回事。反正孤是不愿意看到丝毫属于本国领土被旁人掠夺了去。从雅克萨到尼布楚,再到贝加尔湖畔,那边原先都是大清的治下,凭什么送给别人,之前没腾出手来收拾他们,给人当泥人来捏,这会儿能有手段反击了,非得把他们打回去不可。”

胤礽是极力主战的:“那一大片被老臣们称呼为‘苦寒’、‘不毛’之地的地方,底下有丰富的矿藏,里面的能源,关乎到我们子孙后代百年以上的利益,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你也别问孤怎么知道的,反正孤就是知道这些。”

纳兰性德哑然失笑:“殿下,微臣亦是主战的。”

至于主和派的代表人物,那是索额图,是您的三姥爷啊!

纳兰性德总不能在胤礽面前说索额图不好,他又委婉地告诉胤礽:“殿下若想要主战,不妨问问索相能不能帮您?”

胤礽小声抱怨:“汗阿玛非得与孤抢人,孤有什么办法,孤也很无奈。”

纳兰性德沉吟道:“其实,殿下若是向皇上奏明这件事,只需要皇上下令,也许就能差遣父亲做事了。”

就像是上次那养鹅的乌龙,为了大阿哥,父亲“委曲求全”,在民间反而得了百姓们称赞,结果父亲自己却觉得是在“忍辱负重”。

提起那鹅相的名声,纳兰性德却止不住得想勾起唇笑,这事儿太乐呵了,虽然让父亲丢了人,可在民间却一下子有了美名。他结交江南布衣文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