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在西汉时就发明的“邸报” ,张贴在告示栏上,由京城传递到各地,传达政令用的,至今还没有出现过民间性质的报纸。

胤礽问道:“若要办非官府掌控的报纸,是不是很难?” ....

纳兰性德微笑道:“殿下,报之一物一旦流传,会很广,官府掌报,为的是防止有人胡闹,写一些不利于朝廷的东西。不过文人名士交流诗词的文报,或许可交由各地来办,但还是需要上级监督,若能兴起文报之风,倒是有利于文人学风,这其中的章程得需奏明皇上,请奏内阁大臣商议。”

胤礽随口一说:“或许还能刊登科举优秀作品?”

纳兰性德笑出了声:“殿下喜爱分享的性子,与幼时如出一辙。”

“孤还想办交流经典书籍、注释的报,科普报,办科学报,还有那种写故事像话本性质的报,还有分析朝廷政令的报,”胤礽拿出了自己厚厚的日记本,把它往前翻翻,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了好久,找到了自己以前奇思妙想脑子里一晃而过的各种神奇点子,他拿着自己本子,就能滔滔不绝地小嘴叭叭叭说起来,一说没一个时辰停不了。

纳兰性德刚开始还能微笑倾听,听着听着这脸上的微笑就有点酸了。

直到有人说壮镇堡快到了,他才悄悄松了口气,心有余悸地想到:难道太子殿下平日里也是这样与皇上学习的吗?

“容若,孤是在你与交流小秘密,你可别告诉别人。”

“微臣一定不告诉别人,”纳兰性德轻咳一声,还真顺着他意思保证。

胤礽眼睛一亮:“那孤等着看你创办的诗词报纸惊艳京城!”

纳兰性德顿了下:他没说要办报?他只是说会上奏给皇上?

办文报的事儿,当然是有各部大臣负责下去了。

这个时候纳兰性德还不知道,因为他承诺的一句上奏,到达京城后,将面临剧增的工作量。令他再也没有时间去与友人们悲伤春秋,也没空再去想一些儿女情长了。....

“快到壮镇堡了,你快回自己的马上,孤也要收拾收拾自己见汗阿玛去,”胤礽藏好了自己的日记本,风风火火地拿出镜子,又去叫来回避出去的徐嬷嬷与锦绣姑姑给自己梳头发,编小辫,整理服装仪表。

待纳兰性德回归,接到了圣旨命他留在壮镇堡的纳兰明珠不动声色地对他道:“莫要与太子太过亲近,免得被索额图盯上,你我都落不到好。”

纳兰性德轻声应了,对于父亲的嘱咐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从未在明面上忤逆老父亲。

纳兰明珠早知道自己引以为豪的长子性子如此,只能轻声叹息。

正如当初他想要容若为家族出言一样,他嘴上虽是应了,实际却仍坚定站在帝王身旁,也并不参与他与索额图之间的斗争。

纳兰明珠都看开了:罢了,这样也好,也算是让家族多一条退路。容若终究还是有心的,不然又怎么会主动去拉拢周培公?

待见到了康熙,胤礽与他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