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科举考试不考这些。

胤礽在将辛辛苦苦捣鼓出来的四本书送给了朱之弼以后,就接着去沙大人的手中接活儿干。

这一回,他需要与王士禛联系一下,对国子监的春日祭祀进行规划与排练。

这事儿当然不会去影响到学子们,祭祀礼仪最需要排练的除去礼官们以外,还有奏乐的乐师们。

负责祭祀礼仪的乐师队伍养于宫廷,算是皇宫中专供的乐师,敲锣打鼓,吹笛子弹琴弹琵琶敲钟等应有尽有。

在仪制清吏司负责与宫廷联络的是左侍郎吴努春,胤礽找到了吴努春,问他要乐师名单。

吴努春支支吾吾半天,一问三不知,待胤礽一再追问,他又叫来了顾八代,由顾八代来向胤礽禀告。

胤礽感觉吴努春此人不太对劲,本该是他负责的模块,他却一知半解?

他仔细观察起了吴努春,并时常就公务之上的事儿召吴努春前来询问。

吴努春每一次办公时,身边都带了至少两位助手,分别由助手们接下他指派下去的活儿,而他自己整日里不知道在做一些什么,完全像是在这个职缺上混日子的。

曹珍悄悄告诉胤礽:“沙大人不止一次因为吴努春的办事能力不佳而发怒。”

胤礽奇怪极了:“科举招揽来的人才,也会有这样没有才华的混混吗?”

说混混已经算是好听的了,更难听的则是“酒囊饭袋”。

曹珍小声道:“吴大人的八股文写的很好,当初科举的时候,名次也是位于二甲前列的。”

....

【八股取士的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而越来越多的弊端则体现了出来。

所选拔/出来的中举之士,皆是做八股文的好手,善于“应试”,懂得圣人之言,文章写得也不错,唯独缺少的就是求实务真,更不会经世致用。】

【大部分从应试之中脱颖而出的人,获得了官职以后,真正需要做一些庶务的时候,则会将需要做的事分给会做这些的下层官吏去做,这也造成了上层官员任人唯亲、唯利、唯圈,形成党羽、帮派,成了酝酿出腐败吏治的摇篮。】

小美为胤礽解答的时候,还不忘像胤礽推荐新的考试办法。

【其实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啦!小美推荐大朋友了解一下申论与行测。所谓申论,相当于模拟官员在工作时候会遇上实际难题,让他们去回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符合实际致用的原则,考验人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

、处理事务能力也考验写文章的能力呢!至于行测,则更是考验职务相关内容了,适合分科考试。】

小美所呈现出来的考试方式,新颖且先进,胤礽看了就觉得这办法哪儿都好,唯独不符合大清如今的国情。

他虚抚一下小美的虎脑袋:小美乖,孤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一边儿玩去吧!

【???】

胤礽语重心长解释:汗阿玛复推八股取士,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