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着您还钱。”

余国柱深思片刻,羞愧道:“说来惭愧,微臣家乡遭了雪灾,邻里与姻亲都等着微臣接济,今年春夏是最难过的时候,等到了秋收,这种情况才能缓解,微臣的俸禄平日里要供养一家老小,本就存银不多,无法一下子拿出钱来接济,这才不得不来向户部借款。”

胤礽恍然大悟:“啊,原来余大人借钱是为了家乡的家人与邻居。”他还夸了夸余国柱:“余大人高义,大清就需要您这样有德行有善心的臣子。”

余国柱面露犹豫之色:“微臣,还有个不请之情。”

“什么?”

余国柱惭愧道:“微臣想要出钱为家乡修一条可以通达南北的路,这样可以雇佣因雪灾而损失巨大的灾民,尽快恢复家乡。因此,微臣想要向太子殿下再借五千两银。”

再借钱?

胤礽眼睛眨了眨:“余大人是觉得之前的一万两借了还不够?”

余国柱羞愧地无地自容。

“没事,余大人有心为家乡百姓做事,孤自然是答应借的。”

徐嬷嬷暗暗焦急:“太子殿下……”

皇上都说不能再借钱给别人了啊!

胤礽看看徐嬷嬷,又看看余国柱,笑了起来:“无妨,余大人所为有高义,借出五千两,孤还是可以做到的,徐嬷嬷,去将银票取来。”

胤礽一旦下了命令,那就是已经下达了决定,徐嬷嬷即使再不情愿,也会跟着照做。

待五千两面值的银票拿来,胤礽亲自送到了余国柱的手中:“余大人要好好用这一笔钱,您别急着还钱,在孤这儿,还钱时间有三年,三年后才算利息。”

第四年、第五年的利息低,一旦到了第六年,则利息成倍增长。

余国柱笑容微不可见地僵了一瞬间,待接过胤礽的银票,眉头骤然一松。

胤礽一转眼又给败掉了五千两,败完了还挺高兴。

“情况怎么样?”

“太子当真是要借钱给朝臣,还说要放利。”那声音讥讽中带着好笑。

“皇上会替太子讨债的,你还是小心一些。”

“皇上也就只能为太子将这事儿给摆平,他也不会为了太子,真的为难起满朝文武来。”

“到时候你不还钱,我不还钱,没人去还,太子还怎么放利,一国储君做向朝臣放利之事,这其中的事儿足够我上奏弹劾他。”

“到时候,就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明相说,多安排一些人去向太子借款,以太子的宅心仁厚,定会将银票给送给咱们。”

“你可有探听到太子家底几何?”

“五千两这个数,太子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家底定是不少的。之前猜测此事有皇上授意,我看不然,若皇上当真授意太子来这一出,目地为何?”

“为了收账。”

“不,不会,近些年国库可比刚开借款先例的时候宽裕不少,那个时候给开了先例,没道理到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