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与胤禔讲课的师傅名为张英,曾经为康熙授课,讲解过经史,无论是文学才华,还是人品,都是康熙信得过的宠臣。

康熙要教育自己儿子,要挑选太子讲师,本不会太过匆忙,按照原计划,应当是选择才学德行上佳,为官清廉,名望高的学士为太子师。

现在太子还只是个奶娃娃,就闹得康熙头疼,提前为他找了个师傅,将曾经为他讲过课,现在任职于南书房的张英给叫了来,将他提拔为了太子师。

帝王的信任与宠爱令张英感动,摆在眼前的是大好的前程。可时机,比想象中的要早了三四年,张英要面对的时比想象中要幼小许多的孩子,就连大阿哥都让他顺道一块教了。

这样小的娃娃,连启蒙都还没开始。

大阿哥还好一些,太子殿下未免也太幼小了啊!

现在与两个孩子说经史子集显然过早了,大阿哥到时能先学习认字,而太子殿下,张英没指望他能懂多少。

他家儿子廷玉三岁时,还在挂着鼻涕喝奶呢,能懂什么进退礼仪?

张英也没指望太子殿下能坐得住,他心里腹诽着皇上逼迫那么幼小的孩子进学,太丧心病狂,将对胤礽的要求放到最低。结果没想到,自己反而被小儿给为难上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犹如和尚念经一样的为什么接踵而至,打破砂锅问到底,恨不得将这世间规律全都问到尽头的为什么将张英问到怀疑人生。

张英轻咳了一声,将话题扯回了课堂。

他不能让太子殿下牵着鼻子走,应该由他来引领话题。

也不求才三岁的孩子学进去些什么,只求他别上课捣乱就好。若是哭闹了,就允许嬷嬷带走哄。

至于大阿哥,能认识几个字是几个字,教得会了是孩子聪慧,教不会了也没什么,纵使是才华横溢的万岁爷,那也是六岁以后才开始进学的。

张英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待真正面对两小儿,这才体会到头大的感受。

小太子就像个捣蛋鬼,还一心喜欢大阿哥的辫子,那双手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揪住了大阿哥,一揪就不放手。

大阿哥倒是还能忍住,气得脸都红了,却碍于在课堂上没有一下子暴起。

张英叹息一声,看来,《三字经》都教授不下去了。

他再次在心里腹诽康熙拔苗助长的安排,张英转变了策略,开始说起了含有寓意的故事。

这一回,两个孩子都被吸引了目光。

他说起了《两小儿辩日》,说孔子遇见了两个孩子,听他们辩论太阳距离人们的远近。

“早晨太阳看起来大,可中午却比早晨热,到底是早晨的太阳近,还是中午的太阳近?”

张英用最浅白的话来引起两个孩子思考:“这样的问题,就连孔圣人都被难倒了。”

“殿下们觉得,是早晨,还是中午太阳距离人们最近呢?”

张英的儿子与大阿哥同年,关于如何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