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看法,语气并不好。

袁绍摇了摇头:“你是钻进死胡同了,我和你说不清楚。”

“你才钻进死胡同里了呢!”曹瞒反嘴讽刺,只觉得火气上涌而起,特别想要发泄一些什么。

“太学毕业的学生,全部都有才华,懂的就是比其他人多,”袁绍目光清冷,他并不感到生气,而是很无奈地对曹瞒道:“你都十七岁了,能别那么天真吗?是你的父亲将你保护得太好,以至于你到现在都摸不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曹瞒被袁绍轻描淡写地一赌,哑口无言。

他又何尝不知道?

太学的特权与利益,象征着阶级,没有一个豪门权贵愿意自己的利益被分走,所谓的平等,所谓的公平,从来都是为贵族们服务的。

曹瞒脑袋瓜子并不愚笨,他已经意识到了桥玄想要他明白的是什么样的道理,可是这是不对的!

他与刘宏约定好了啊!以后他辅佐他成就辉煌的未来,可根源上出了问题,以后的朝臣们,全都是那些豪门权贵的后代!大家族把控着这些利益,由豪门权贵拥护出来的皇帝,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

那么大汉的未来该怎么办?天下万民以税收养出来的朝廷,竟然全都是这样一群自私自利的贵族,大汉能治理好吗?陛下以后的帝位,能安稳吗?

曹瞒只要联想一下其中的深意,就胆寒,如果将知识分享给天下学子的决定是由帝王来下达的命令,那么豪门权贵们,洛阳朝臣们,是不是会如同当初窦武拥立陛下为帝那样,又改拥护别人了?

当年的刘鲦,现在任职光禄大夫,虽是从一品大官,职责却是掌管议论应答,并无实权,本来最初包括刘宏之内的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成为皇帝的,窦武一句话,就改变了刘鲦未来所有的命运。

在皇宫内经历的变故,脑海中各种各样宫廷争斗的故事令曹瞒的不安越来越大,除了忧心大汉的未来,他还担忧刘宏。

如果不能够任命忠于自己,由自己培养出来的人脉,那么那些互相之间有关系的高官豪门们,想要威胁到皇帝,将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曹瞒垂头丧气地去寻找了桥玄,惹来了桥玄的轻笑:“这样就灰心丧气了?你不是说,以后要做治世能臣,守边大将军吗?”

曹瞒抬眼看了看他,望见了桥玄两鬓间的苍白,不说话。

桥玄说道:“当年我被大学退学,就是因为我将正确的圣人之言抄给了在洛阳私学中的友人,被人告发而退学。”

~_~杰米哒xs63

曹瞒听桥玄又说起了故事,暗沉的眼眸出现一抹亮光,一脸期待地望着他。

桥玄:“洛阳私学教育水准并不差,他们招收的是四品以下官员的孩子及富人子弟,那时候我被退学了。而现在我的友人成了正二品的大官,我成了将军,陛下诏令下达,又将任命我为三公之一的司空。蔡邕建议抄录圣人之言的时候,就是他上奏折挡下了部分反对的声音,再由我来担保蔡邕,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