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胡师傅几日。

这几日,灶房的一应规矩,都按胡师傅在的时候的规矩,我有说话不中听的地方,还望婶子,大娘,嫂子们别怪。”

“一姐,你只管吩咐,咱们听你的。”薛嫂道,剩下几人连声附和。

梁堇把差事,都吩咐了下去,没一会,大灶房便忙活开了,李大娘凑了过去,问道:“那我干点啥?”

“你,你与我切菜。”梁堇说罢,打袖子里掏出一张纸,纸上列了中午各房里用的菜,李大娘偷看了一眼,不由得撇了撇嘴,恰好教梁堇看到,梁堇也不气,知她不服她。

“今儿午食,娘子姑娘房中没来人另外点菜,那就照老例儿,三道荤,两道素,三荤有笋煨鸡肉片,糟油鱼,盖碗装肉,两素有假螃蟹蒸蛋,豆腐炒黄芽菜。

你去把笋给切了,再切六根葱,一两姜……”

这五道菜,听着寻常,但着实讲究,就像豆腐炒黄芽菜,要先用葱油把豆腐煎的两面焦黄,再佐以鸡汤入味,直到鸡汤熬的要剩不剩的时候,再放入黄芽菜,青盐,炒的断了生气,说是素菜,但吃着甚有滋味。

梁堇撸了袖子,下手从瓮里捞上来三条油鱼,这鱼是她自个弄的,原本是想带到船上吃。

“管事,我都弄好了,还干点啥?”

梁堇对李大娘道:“你可会做豆腐炒黄芽菜?”

“恁容易的菜,十一一岁的丫头片子都会。”

梁堇之前有意和这李大娘在灶上比个高低,此时便是个机会,能杀杀她的性儿,省得教她老觉得她是个只会做小食的。

“不如你我各用一口灶,做了它来。”

李大娘闻言,没有不应的道理,去寻了豆腐和黄芽菜来,她还是有些本事的,豆腐先在锅里炸了再炒,忙的热火朝天。

梁堇和她一比,显得不紧不慢,先用银挑子把豆腐都戳了一遍……

两盏茶的功夫,李大娘的豆腐黄芽菜就好了,只见豆腐和芽菜上,油汪汪,教人瞧了都觉这菜定然香喷喷。

梁堇不用尝就知,这道菜,香是香,但也只有香了,她拿过一双箸儿,夹了一口细尝,豆腐不入味,黄芽菜被油压的失了鲜甜之气。

“如何?”李大娘问,梁堇不言,薛嫂几人尝了,都道好吃,油水大。

等梁堇的菜成了后,她分出来一些,教众人尝,薛嫂几人也赞好吃,唯李大娘尝了后不吭声。

这菜市井有市井的做法,酒楼有酒楼的做法,会吃之人,才能吃出来门道,缺油水的人,更爱吃李大娘做的,梁堇做的,没恁多油水,讲个油不压味,不扰其鲜。

一道豆腐炒黄芽菜,便能看出俩人灶上的功底,薛嫂几人不懂,那李大娘懂,午食下来,她好似哑巴了一般。

背地里扯了薛嫂来问:“我来你家日子不长,有好些事都不知道,你与我说说,她恁小的年纪,怎麽有这样的手艺。”

“她原是跟着灶房的胡娘子学的灶上本事,学了五六年,实打实的手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