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天官内宰诏后帅内外命妇,始蚕于北郊”之语,皇后亲蚕礼理应在北郊。

但前朝北郊的先蚕坛早已被拆,再建就来不及了。而今年立春,正好是仲春吉日,不若帝后那日同在先农坛,举行籍田礼与亲蚕礼。

玄烨正要批了,玉泠却道不可。

“皇上,自古以来,天地分乾坤、万物分阴阳,帝后南北郊分祀之礼不可废。”

她说得一本正经,其实不过是怕到时候自己若病得无法行礼,皇帝的籍田礼也会受影响,还是分开的好。

如若籍田礼不能顺顺当当举行,那今年无论大清国土哪个地方遭了水灾旱灾、收成不好,那就全都要怪在皇帝身上了。

人之将死,她决定善良一点。

系统:【……】

玉泠坚持之下,玄烨也觉得不妥,便命人在北郊选好的建坛之位,简单把临时的先蚕坛搭起来,等今年行礼之后再正式建坛。

至于吉日,仍是选在与籍田礼同一日。

日子定下,内务府和奉月阁越发忙碌起来。

他们不止要按礼部章程,为皇后准备新吉服和金钩、金筐,还需为宫中嫔位以上妃嫔皆准备新吉服和银钩、黄筐。

一堆事情凑在一起,内务府大臣们颇有些焦头烂额,就怕忙中出错。

总管海拉逊递折子,请求皇上将更多的事务分摊给奉月阁,本不太抱希望,谁料奉月阁照单全收,一切仍然是井井有条。

海拉逊都惊了,并且产生了怀疑。

这后宫放出去那么一批做惯了活儿的老宫女,留下一群毛丫头,真能成事吗?

他反而开始担心,到时候奉月阁出了什么岔子,自己推托忙不过来交出去的事务,不会给自己招祸吧?

在海拉逊的忐忑之中,原定春狩之日来临。内务府和奉月阁提前一日校对清单和物品时,海拉逊不放心地亲自来查看了。

结果奉月阁竟是有条有理,一丝差错也无。反倒是内务府,有小心思的、抖机灵的、投机取巧的、贪墨的太多,叫他一下就看出诸多问题。

他面上不显,回头却将掌事大臣们叫来,全都狠批一通,让他们收敛。他自己收底下人的孝敬可以,但底下人做得太过、比他还敢捞钱他就不高兴了。

他第一次觉得有这奉月阁真不错,活儿干得多、干得好,还不来争有油水的活儿,分出去也好。

翌日,到了南苑围场,所有的贵人都安置得十分妥帖,康熙特意召见了海拉逊嘉奖他。

海拉逊不敢居功,连连夸是皇后娘娘的奉月阁更好。

“奉月阁是不错,不过朕已经嘉奖过了。”

奉月阁真正主事的是后宫妃嫔,自然不是海拉逊能相提并论的。

海拉逊领了赏赐出了皇帐,正好遇到一名熟悉的宫女。

他好奇地上前打听,此前多出来的四百余名‘准秀女’,留下了几个?

没想到那名宫女笑着朝他道谢:“这还得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