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参与,也不会选择在会议的紧要关头开口。一般都会在底下跟管实事的人交流),但这次就太意外了。因此。陈兆军刚一开口,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一瞬间投在了坐在会议桌边缘地陈兆军身上。

“这些外商还真是黑!” 陈兆军的确是有言权的,谁都不如他了解未来地展了。不同的是刚才他是拉架来着,现在是自言自语。等现所有人都盯着他看,等他接着往下说地说话(这可是会议决策人才应有的待遇啊),他就不得不继续说下去了:“竟然要政府答应给他们30年的收费权,而且是边建设边收费,这些条件竟然还是在.基的情况下,这都跟抢钱差不多了。”

几个班子的人瞬间恍然大悟,原本还以为陈兆军会说出什么样的“高见”呢,没想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个这。陈兆军所说的,正是这次会议所主要讨论的内容。外商并不是找不到,但这些投机分子拿捏得非常到位,这些条件都掐得非常准,让这些主要负责人员头痛不已。拒绝又不是,这路可是一定要修的,但是他们提出的条件根本就难以接受,就这,还是外商投资中最优惠的了。账是谁都会算,可是政府自己又没钱,拒绝了他们,谁来修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这是陈兆军说的集思广益,看一看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哪怕想点什么办法让他们退一步也行啊。

会议进行到最后,一帮人都没商讨出个结果来。只能在最后下达了不少事项指标,一是尽量跟那些外商谈谈,看能否将条件再压低一些,二是看看能否寻得另外条件优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当然,下达这些指标的时候,陈兆军被大家给自动忽略了,对这些个事,也没谁想不通的,毕竟陈兆军不过是来挂职的。你给他下一堆的任务指标什么的,他都答应了你,到时候时间一到,他拍拍**走了,留下的烂摊子谁收拾?搞得好还行,要是搞不好,谁摊上谁倒霉,所以大家宁愿不给他派任务和指标。再说了,这类事项对于他们这些办实事的人来说都头痛不已。你谁知道陈兆军是什么背景?要是真的跟调查的有出入,不是得罪人么?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对自己肯定没有什么好处。谁都知道这里地水深。让这些上头下来的“挂职”干部平平淡淡过上几年,偶尔安排一些弹性大的工作。有了什么功劳分他一份之类地,到时候一

把人送走了了事,这样的处理办法根本就是为像陈兆“镀金”干部量身定做的。得罪人的事谁也不愿意干。

最终,陈兆军插嘴事件也没人放在心上,但到会议的最后,陈兆军竟然主动要求要自己承担一份招商引资的指标,这可让大家对他另眼相看了。虽然也有不少他们这一类的人到了下面试图通过一些业绩来证明自己,但还没有谁会选择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这对于他们这样来镀金的**来说,做得好了当然皆大欢喜,起码是能力和水平地证明。到时候别人都会高看他一眼。可要是把事给办砸了,***里的流言蜚语可是快得很,一会就不知道给捅到哪一层了,追究到不一定会有人追究,可是这影响就大了。对未来的展非常不利。所以这些人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