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不近, 正好可以消磨时间, 我此时武功进境已达瓶颈,或许可借由张元烛这一道拳道意志,来梳理自身武道体系……”

杨狱舒缓精神,眸光明亮。

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修行自然是十分勤勉,可始终压在他身上的危机,让他很难有静下心来梳理武道的时间。

当然,那时候他也还远未到这个程度,效法前人,是最优的道路。

而此刻,他已然站在武圣之前的最巅峰,自然又有不同。

“杨大哥,你是要创功吗?”

秦姒心中极为复杂。

这些天,她修行可也十分勤勉,进步也很快,已然凝练了真罡,自忖再有些年,或许就可熔铸气血熔炉了。

然而……

“创功谈不上,梳理自身为主。”

收起人种袋,杨狱气息有些滑落,精神却是出奇的好。

诚如红日法王所说,生于此世的武者,比之古往今来任何时代,都要幸运良多。

陆沉、达摩、邋遢道人、张元烛、张玄霸……乃至于无数史上留名或无名的人杰先贤,早已将武道之路拓展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三千年前的秦末,武道萌芽,绝大多数的武者,都在跌跌撞撞中摸索,便是有所成就,也多有些巧合在内,有样学样,多数时候都是不成。

那时节,修持至如今来说武圣高度的,似也只有陆沉、霸尊等寥寥几人,绝大多数的武者,未必能修持至此时的宗师境界。

故而,那些武者,在宗师之前就要创功。

两千年前,达摩梳理武道,开辟禅宗武道,那时节,宗师之前,几乎已是坦途,不需要茫然摸索,也不必太早去创功。

至千多年前,邋遢道人提出武圣四步后,似连武圣也有迹可循,天下间的武功,已然多到学不尽,创功者,自然寥寥。

不是后人不如前人,而是有的学,又何必去迷雾中摸索?

唳!

感受到杨狱的意志,苍鹰振翅而落。

“回黑山吗?”

秦姒问,心里突然有些忐忑。

“回。不过,临回之前,还有些事情要做……”

足下发力,携秦姒登上鹰背,杨狱大袖一扬,苍鹰随之振翅而去。

“这方向,是云州?”

“云州失守,有徐老大人,王先生在,自然用不着咱们插手。咱们,顺路走一遭青岩府……”

杨狱俯瞰云海,眸光幽沉:

“去见见那位,武圣之耻……”

……

……

乱世,用重典。

回到龙渊城的第一时间,王牧之就感受到了龙渊城的风声鹤唳,大街之上,人人闭户,一眼望去,最为繁华的酒楼都十分之冷清。

只有一队队的兵卒在巡守。

“有着龙渊王妃的鼎力支持,徐老回城之后已然开始肃清朝堂,包括李衍在内的诸多大臣,都被下了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