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难道不知道那些降罪处死的官员有的无辜,罪不至死吗?但真正要诛杀他们的人是皇帝。那些人或多或少在陛下还是皇子时,站错了队,支持别的皇子夺嫡,还给陛下使过不少绊子,陛下初登皇位时顾惜名声,又因为朝中势力根深蒂固,互相牵扯不好处置,如今正好有名正言顺的由头将他们一个个拔除,重新选拔自己的心腹官员。

陛下为巩固皇权,连至亲骨肉都能牺牲。

若非陛下忽视,一个十岁的孩子,尚有太子尊位,怎么会无端在深宫中染上风寒,悄无声息的病逝了呢。

卫国侯也有些心冷,更觉得在宫中时陛下与他谈起挚友情谊,有些可笑。

他不知道陛下过去对卫国侯府的屡屡厚恩加封,甚至封他的女儿为郡主,是否也存了利用心思为今日做筏子,谋害重臣之女和谋害当朝郡主的影响罪名都不能相提并较。

但卫国侯清楚,再不交出兵权,下一个受陛下忌惮猜疑的人就是他卫国侯府了。

卫国侯府不能继续处在京城权力的风暴中心,那只会被朝野上下无数双眼睛盯着等待出半点差错。

这些所思所想,卫国侯不会在陛下面前表露半分。

陛下还宽慰他道,“待寻回了明珠,朕一定好好补偿她。与太子的婚约是不成了,但朕还有其他皇子……”

卫国侯只强颜欢笑,他心疼他那不知流落到哪的女儿,更加不敢再信陛下说的半句话,曾几何时,他们的确是至交好友,不在乎皇子和伴读的身份,甚至共患难生死,

但终归是君臣有别。

……

萧函若是知道京城发生的变故,一定会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她可不适合在这关键时刻冒头,指不定就被炮灰掉了。

一月没有消息,萧函就不对大夏那边抱什么希望了。

反正她在这待的也挺好的,不急着回去。

山上清晨虽带着些许寒意,但无论是云和风,还是草木芬芳,都是和平而宁静的,令人心旷神怡。萧函体内的先天真气运转速度都快上许多,在这个世界,修仙成道是不可能了,但达到天人合一,随心所欲之境,还是能做到的。

山上宅院里的藏书颇丰,不仅有记载南越的史书风土人情地域,连大夏的一些经史子集也有,这样看来,此处的主人萧夫人貌似也不是什么普通孀居的妇人,还学识渊博,博闻广治。

看了不少书,又跟着萧夫人学习了些时日,萧函也对南越有所了解。在千年前还属于南蛮百越,俚僚之地,但后来中原有一段时期遭西戎、北狄入侵劫掠,导致民不聊生,祸延千里。便有一部分人选择南下迁居,还在此处建立了南越政权。

说起第一任南越王也是个人物,传言他是当时中原王朝的一位皇子,但不受重视,国家危亡之际也无力回天,索性带着一部分部属臣民来到此地,并狠心封关绝道,不受战乱所扰,安心在此发展。

后来几任南越王不断扩张,兼并了桂林郡、象郡,越城、都庞、萌渚等这五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