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过。

他就是一个老实种地的农民, 想过孩子们出息, 想过发财,却没有想过要人命的事情。

还想找找本家的关系,在西城买一套小二进的宅子,让小女儿搬到西城。

东城宅子卖掉,添些银钱,重买。西城的安全防卫比较好,小书塾也多,懂大学问的夫子也多。

小外孙他们以后是要进学考功名的,思来想去,西城好。

只是西城的宅子俏的很,哪怕是一进的小宅院,也是很俏,一般都不好买。

没有官宦家帮忙找中人,即使买到宅子,也要被当肥猪狠狠的宰一刀,也许还能伤筋动骨。

父子三人带着昭君给的银钱先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家中拜访。

他们这样的族人,又是农民,有事找族亲,没有递拜贴一说。他们不是族中另外一些有出息做官的族人,彼此来往都会递拜贴,他们是粗人,一般流程:

先找门房,然后找管家,要是管家能办的,直接就给办了。然后管家回禀一下府中主母,知晓一声。

等逢年过节的时候,送上一些家中出产的农产品去感谢就成。

管家要是办不了的,就得立即马上禀报府中主母或老爷,让他们定夺。

一般都是小事,一般也都是管家帮忙办。

王父去过几次族弟王子腾的府中,也认识管家,还一起喝过酒,他直接去找管家。

买了几盒点心,买了两坛好酒。

家中,昭君用过早饭,与王母带着孩子们上街采买。

原身的绣技不错,做衣服的手艺也不错,她要赶几套自己和孩子们在守孝期间穿戴的素色衣裳鞋袜。

普通人家孝期规矩也没有大户人家的大,出门做事出门买物件,还有一些杂事都是要做的。

吃肉,喝酒,还有夫妻间那个啥,不怀孕还是要遵守的,也不上别人家的门,也是要遵守的。

“娘,我们去哪儿?”

小平乐,牵着娘的手,到处张望着。

他住在京城,但很少出门走在街上,最多是坐牛车,马车去乡下庄子,或者外祖父外祖母家中做客。

“去买布料。”

小平安是哥哥,他好像一?夜之间长大,懂事,早熟了不少。也紧紧的牵着外祖母的手不放,在街上有拍花子,他不敢放手,万一被拍花子掳走,以后就见不到娘和乐乐。

穿过两条巷子,步入南城的街面。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川流不息。

店铺上方的招牌布幌迎风招展,呼呼生风。

街道两边的小贩,使劲的吆喝,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人声鼎沸。

好一派太平盛世,好一派繁华景象。

穿越多世,她看过不少惨烈景象,也看过不少更加繁华的太平盛世。

第一站,先买布料,粗布,松江布,买了好些,就是棉花也买不少。

拿不了与店铺掌柜约定好